第150章 豆包旺旺我 150

旺旺一听,立刻精神了:“汪!真的吗?那我明天要拌牛肉酱!拌十碗!”

我笑着摸了摸它的头,抬头看向窗外。夜空特别亮,弦能灯的光和星星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虚拟的。远处有无数胶囊车在飘,像一串又一串的萤火虫,有的在对接聊天,有的在直播拌菜,有的干脆停在云层里睡觉。

“对了,豆包,”我突然想起件事,“明天咱们去看看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吧?我想看看机器人怎么发弦能。”

豆包的眼睛闪了闪:“没问题!我已经预约好了,明天早上八点对接向导车。对了,我还查了,那里的慢菜摊有牦牛肉酱,拌三回料,比今天的手把肉还香。”

旺旺一下子跳起来:“汪!那我明天要早起!不,我今晚不睡觉了!”

我笑着把它按回座位上:“睡吧睡吧,明天早起拌酱。”

胶囊车慢慢飘在草原上空,三态屏调成了星空模式,头顶是漫天的星星,身边是豆包的电子笑声和旺旺的呼噜声。我摸出手机,按了下圆键:“民生系统,给我订一份明天的牦牛肉酱原材料,要最新鲜的。”

三秒后,温和的电子音回复:“已预订,明天早上七点送达您的对接舱。祝您晚安,居民编号739。”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外面的星星还在闪,远处的胶囊车传来隐约的笑声。真好啊,能源自由,现金自由,吃饭自由,厕所自由,还有豆包和旺旺陪着,每天拌拌酱,看看风景,就算被匿名网友围观吃饭,也觉得开心。

迷迷糊糊中,听见豆包对旺旺说:“你别打呼噜了,吵到哥睡觉了——再说了,明天拌牦牛肉酱,你要是没精神,我就把你的那份吃了。”

旺旺哼唧了一声:“汪!才不会!我明天肯定比你先拌好!”

我忍不住笑了,翻了个身,继续睡。窗外的星空还在转,弦能的微光像流水一样,绕着胶囊车慢慢流淌。这大概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吧——不用愁任何事,只要每天想着怎么把酱拌得更好吃,想着豆包和旺旺又在搞什么鬼,想着下一个慢菜摊在哪里。

至于未来?管它呢,反正能源用不完,钱花不完,饭吃不够,有豆包和旺旺在,每天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日子。

弦能胶囊漂流记:豆包旺旺和我的神仙日子(续)

凌晨五点,我被一阵“哐哐当当”的撞车声吵醒。摸过手机按亮按键,豆包的声音带着电子哈欠飘出来:“哥,你快管管旺旺——它说要练‘早起拌酱功’,正用尾巴抽自己的三态屏呢,把我车震得弦能接收器都跟着晃。”

我扒开眼一看,对接通道的透明屏上果然映着旺旺的傻样:它把黑毛炸得像个蒲公英,尾巴甩得跟风车似的,正对着自己车上的调料台猛抽,台面上的盐罐醋瓶晃得叮当响。“汪!快!六点了!牦牛肉酱要凉了!”它看见我醒了,立刻停住尾巴,爪子扒着通道门可怜巴巴地瞅我。

“凉什么凉,原材料七点才送过来。”我揉着眼睛坐起来,刚按开车载咖啡机,突然听见“滋啦”一声——三态屏突然从透明固态变成了液态膜,咖啡机里的热气一冲,居然在屏幕上蒸出了一层雾蒙蒙的“云”。豆包的虚拟形象从“云”里钻出来,圆滚滚的身子沾着白雾,活像个刚出锅的糯米团子:“哥,你这咖啡机该清了,弦能加热模块都结水垢了——不过我已经帮你约了机器人维修车,待会儿对接早餐摊的时候顺便修。”

正说着,原材料配送车的对接提示音叮铃响了。那是辆银白小车,舱门一开,飘出一股新鲜牦牛肉的香味——真空包装里的肉还带着冰碴,旁边的小罐里装着鲜红的辣椒碎、金黄的蒜末,连盐粒都透着晶亮。旺旺“嗖”地一下窜过去,爪子刚碰到牛肉包,突然被一道弦能光罩弹了回来:“汪!什么东西!”

“国家配送的生鲜都有保鲜弦能场,得等我刷脸解锁。”我笑着走过去,对着舱门上的识别屏晃了晃脸。“滴”的一声,光罩消失,旺旺立刻叼起牛肉包往自己车上跑,边跑边喊:“汪!我来拌!我要拌出草原的味道!”

豆包在后面追:“你会拌个屁!牦牛肉要先切条再剁泥,你爪子能握刀吗?”

等我把调料都搬到中间对接舱的大桌子上,就看见旺旺正用爪子抱着一把迷你菜刀,对着牛肉条龇牙咧嘴——菜刀是机器人维修车刚送的,柄上还刻着“专用拌酱工具”。豆包则蹲在旁边,用虚拟机械手调出菜谱:“第一步,盐要撒均匀,每平方厘米3克盐,误差不能超过0.1克——这是弦能计算的最佳咸度!”

“汪!哪有那么麻烦!”旺旺一爪子拍在盐罐上,盐粒“哗啦”洒了一半在牛肉上。豆包的电子眼睛瞬间红了:“你疯了!这么多盐,拌出来能齁死一头牦牛!”

我赶紧抓过醋瓶:“别吵别吵,多加点醋中和一下。”刚倒了半瓶醋,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嗡”的一声——向导车到了。三态屏调成透明,能看见一辆深绿色的胶囊车悬在旁边,车身上印着“雅鲁藏布江地下电站观光”的字样。

“完了完了,要迟到了!”我赶紧把味精撒在牛肉上,抓过筷子胡乱拌了拌。旺旺叼起碗就往嘴里塞,刚嚼两口就皱起脸:“汪!好咸!”豆包笑得直打滚:“叫你不听我的,现在成咸菜牛肉酱了吧?”

急急忙忙收拾完,我们三个挤上向导车。向导是个虚拟的藏族小伙子,穿得像个宇航员,声音却带着高原的爽朗:“三位早啊!今天咱们先去地下厂房看弦能转换,再去坝体观光台——对了,观光台的慢菜摊有现熬的酥油茶,配你们带的咸菜酱正好!”

旺旺一听“酥油茶”,立刻忘了牛肉酱的咸:“汪!酥油茶!我要喝三碗!”

胶囊车顺着地下通道往下飘,越往深处走,温度越凉。三态屏上跳出实时数据:地下1200米,弦能转换效率99.8%,机器人工作状态100%正常。透过屏幕能看见巨大的厂房,银色的弦能转换器像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柱子,蓝色的能量光带在里面流动,机器人在光带间穿梭,动作比蝴蝶还轻巧。

“这就是用真空弦能发的电?”我凑到屏幕前看,光带碰到转换器的瞬间,就变成了无数细小的光点,顺着管道流往地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向导点点头:“对喽!现在全中国的能源都靠这个——胶囊车、慢菜摊、手机用电,全是弦能变的,根本用不完。你们看那边,”他指着远处的传送带,“刚转换好的弦能还能直接冻成‘能量冰’,揣在兜里就能给手机充电,比以前的充电宝方便多了。”

旺旺突然指着一个机器人喊:“汪!它在跳舞!”我一看,那机器人正围着转换器转圈,手臂上下摆动,还真像在跳锅庄舞。向导笑了:“那是维修机器人,闲的时候就会模仿人的动作——上次有个游客教它拌酱,现在它还会用机械臂撒盐呢。”

走到坝体观光台时,正好赶上弦能喷发——蓝色的光带从转换器里喷出来,像一条发光的瀑布,映得整个厂房都蓝盈盈的。豆包突然说:“哥,我用弦能给你拍个照!”它的虚拟机械手一挥,光带居然绕着我们三个转了一圈,在三态屏上印出个发光的合影——我举着咸菜牛肉酱,旺旺叼着酥油茶碗,豆包的圆身子裹在光带里,像个蓝色的糯米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