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查明清军部署,在做决断不迟。”

周亚夫军风稳健,并不妄动。

另一侧待信使赶往阳平关后,李国英接到消息,当即大骇。

“大顺余孽竟然也出兵汉中,当真该死。”

收到命令后,李国英来到城墙之上,俯瞰关下明军,当即决定留下五千军队阻敌。

大部队则向东沿汉水而行,自沮水转入陈仓道,后遣信使通报洪承畴,后两军与陈仓道合军退却。

说干就干,当晚李国英便率大军后撤,待天明时已经快抵达沮水。

天明之时,清军发现大部队弃关而去。

当即自乱阵脚,这时刚睡醒不久到吴昌胤,被司澄直接叫醒:“胤哥,阳平关中有变故!”

“变故?”

说到正事,吴昌胤立刻惊醒,随便揉了揉眼睛,便直接起身向外走去,由于刚刚醒来,身体发软,一时间差点摔倒。

司澄上前搀扶,吴昌胤却火速起身直接来到关前查看,此时关上清军已经不见踪影,偶尔闪过两个人影也显得有些慌张。

吴昌胤想要进攻,但司澄却有不同看法:“胤哥,会不会有诈?”

闻言吴昌胤默默思考,他在与袁宗第交谈时明确说过,若成功阻断粮道,会立刻遣信使来报。

截断粮道乃是主动,不可能慢于清军,因而出现这等情况后,吴昌胤也有些意外,随即道:“再观察半日,若午时关内无炊烟,则直接破关而入。”

“好。”

一早上明军安插了数个探子逼近关门试图察看阳平关的具体情况,而无论明军怎样试探,阳平关中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见此情形,吴昌胤不等到中午,当即下令破城,随着冲车开往关门前,清军依旧毫无动静时。

此时就算是傻子也都猜出阳平关之中必有变故,在众将亲自上阵齐力冲击城门,终于在午时前,破关而入。

待到吴昌胤率军入关之时,那里还有半个清军的人影,清军自昨晚之时便已经弃关而逃。

留下到五千清军,在失去李国英统辖后,不到半日便军纪溃散落荒而逃,这全由吴昌胤名声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