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赵浔把控之下,黄巾起义的名声并未像是原剧情那般臭。

以至于世家看待这次黄巾起义的看法也截然不同,大世家大多还是以大汉为风向标。

但也并非闭门不出,而是假意合作,给出少量钱财粮草,愿在黄巾军买个平安,赵浔欣然接受。

从这些世家趾高气昂的模样,赵浔面目微笑,私下则联系了不少小世家,若愿上太平道这艘大船。

待洛阳战后,无论胜负。

赵浔的重心便会倾向于安定幽州、冀州大本营,随即图谋青、徐、兖、豫四州。

届时占据半壁天下,便可与大汉一争天下,那时赵浔第一个开刀的便是这些世家。

后世朝代,唐明多为世家遗祸。

这玩意儿,除不干净,但要想当代清明,还是得除,除到越安静,安稳的时间就越长。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毕竟就算推翻了大汉,也不过是建立一个新的政权,结算时获得胜利才是实在,至于这个政权的存续时间压根不在赵浔的考虑范围。

所以,赵浔对于世家必须实行软硬兼施的方法。先合作,不合作就联合其他世家吞了他,换一个愿意合作的世家不就完了。

五月中旬,天气还不曾炎热。

天上下了些小雨,显得有些清爽,此地已经靠近洛阳,再往南渡过黄河便是洛阳。

没错,赵浔真正的计划可不是单纯从虎牢入洛阳,而是多处并行,分洛阳之兵,以逐个击破。

当赵浔亲自率军兵临洛阳城下之时,在灵帝刘宏所令下,刘虞在洛阳北岸,设立小平津关和孟津关。

两关互成犄角之势,共扼黄河咽喉,镇守洛阳北大门,以黄河天险做壁,易守难攻。

可天险在险,也得靠人来守。

为了抵御进攻,刘虞不得不继续抽调两万兵力,进驻两关之中,据险守城。

此地由大将军何进,亲自坐镇。

可随着黄巾兵马愈多,洛阳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若非此前并州丁原曾率军三万勤王,此时洛阳兵马已然不够用。

就在这紧急时刻,又有一人从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