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攘外必先安内

在对付他和匈奴之间,袁绍选择了匈奴。公孙瓒第一想法是不相信,随即委派大量斥候打探情报,发现这居然是真的。

在得知消息后,公孙瓒手下众将,齐齐欣喜不已,此番当真我也。袁绍腹背受敌,此番取冀州,乃天助我也。

其中作为公孙瓒从弟的公孙越便开口建议道:“兄长,不如先假意同意袁绍那厮,待其出兵匈奴后,再行突袭,届时冀州可定!”

此等建议,得到了一众将领的同意。

公孙瓒不语,只是看向武松和严纲问道:“你二人觉得此计如何?”

严纲果断开口道:“主公,我听你的。”

严纲浑身缠着绷带,显然此前被杨再兴打老实了,性命无忧,但要伤势痊愈,还得好些日子。

至于武松则有些犹豫,随后开口道:“大哥,我觉得不妥,此举不合道义。”

此言一出,众将嘻嘻哈哈声此起彼伏。

三国时期可不讲究所谓道义,三国有一个算一个,放到现在,充电宝都接不了。

利益、地盘才是最为实在的。

袁绍此番受难,不落井下石,岂不是白白忍了此前,为其诓骗,助取冀州?

是袁绍先行不义,如何能怪罪他们?

而得到武松的答案后,公孙瓒看向武松终于还是在老部下口中得到了他想要到答案。

鉴于天赋呼保义,所有人都可以不义。

但是他公孙瓒不行。

平定异族叛乱为大义,他可以不为,但不会阻止。

而且,他和袁绍的矛盾似乎也没有那么大吧?

也就是剧本的任务之争,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也不一定。

随后公孙瓒直接道:“传令下去,整备兵马,与我一同前往渤海。”

众人闻言不知晓公孙瓒意欲何为。

公孙越赶紧道:“兄长,就是出兵,也不必如此焦急,待袁绍与那于夫罗交战才是机会,届时方能一击克敌。”

公孙瓒闻言歪嘴一笑道:“谁说我不答应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而公孙瓒则是直接走出军帐,亲自领兵来到渤海之下。

当公孙瓒领兵而来,赵浔也得知消息,快步来到城楼之上查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