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浔本想现建,但李继隆表示一人五马根本不可能,宋朝缺马,骑兵更是宝贵。
建立静塞铁骑的马匹,正是从北伐而来,所以现在条件不够。
闻言,赵浔立刻就皱起眉头。
自古以来,与草原部族交战,难题都是如何应对骑兵的机动性。
步军还是太吃亏了。
没有马匹,这太生草了。
不过随即赵浔就想到,没有马匹,也就是说,劲弓俱甲钩镰枪这些装备是有的。
那就建立一支斩马队,不求与陌刀军一般强悍,至少要能够应对骑兵冲锋。
果然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众人吹捧。
于是斩马队建立,满员三千人,浑身俱甲,分为三队,一队持重盾长枪,盾中有凹槽,可挺枪而出作拒马应对骑兵。
一队持钩镰枪,背斩马刀,侧切马腿,正斩马腹。
小主,
另有一队背强弩,腰间挂有数枚链锤,远可强弩压制,近可飞锤破甲,另亦可近身缠斗。
就是训练相当困难,好在在进入这个剧本前,赵浔特意向军区中的老班长取了经。
由于系统的增幅,赵浔纸上谈兵发动后,高达101点的统率,使得赵浔有如神助般,迅速领悟其中要点。
另外斩马队由赵浔和颜良、李存孝亲自训练,作为天子亲军,其中成员,本就是其他军中的佼佼者,单兵素质自不必说。
历经三个月的特训后,迅速形成战斗力。看着眼前自己训练出的精锐,赵浔满脸豪气。
“将士们,此次北伐,不取燕云,誓不南归。”
“不取燕云,誓不南归!”
校场之上,数万兵马喊声震天,
随着天气转暖,出征之日愈近,赵浔近乎每日都泡在军营中。
另一边在雁门关中,杨业和潘美也早就做好准备,只待赵浔一声令下,即刻便可兵出雁门关,直捣幽燕。
正史中杨业有儿子,但并非演义中的七子,其中稍稍出名些的正是杨延昭。
杨延昭的能力不差,但其他儿子的话,就稍显平庸,有记载的仅有杨延昭和杨延玉,其他并无记载。
而此次杨业玩家的补给,则是演义中的五子杨延德,植入身份更是干脆,就是杨业的儿子。
多了一个儿子,直接无痛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