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方军中李光弼将所部兵权握紧。
准备待赵浔登基后,即刻发兵响应。
而此时,在大唐帝国的南部,李宓正率军与南诏作战。
按照剧本发展,李宓将在六月时大败于南诏,手下数万兵马全军覆没。
算上此前征讨南诏的兵马。
大唐折损在此的精锐军队,已经高达十几万,正是由于此次天宝战争的失利,才导致后续安史之乱时,中原无太多兵马可用。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所率兵马都是临时集结,怎能与安禄山手下精锐作战?
在华夏历史中,这次挫败被部分史家认为,这才是大唐正式衰弱的节点,安史之乱只是放大了大唐衰弱的事实。
不过在此剧本中,李宓被玩家取代。
模板是为杨延昭,乃天下名将,并非原本李宓可比。
“传令下去,让大军后退,驻于城中。”
在发现短时间攻不下后,李宓果断后撤,准备静静等待机会。
军帐之中,李宓北望长安。
在收到系统的悬赏令后,他自然很想掺和一手,但奈何他此番特殊,刚进入剧本便在战争之中。
当务之急,稳住自身才是正事。
而这适应剧本后,李宓更是叹息一声。
“算了,此次就便宜你了。”
他固然想要争夺天策上将,但如今挡在他面前乃是南诏国,而南诏国身后则是吐蕃。
他不能败,更不能走。
否则两国合军北上,死伤的便是大唐百姓,他非大德之人,但心怀大义。
自家人关起门内斗可以。
但是别家人打上门,不行!
南诏、吐蕃?
想入中原,先过他这关。
赵浔和李倓昂首挺胸走入东宫之中,而在紫宸殿极度卑微的李亨在回到东宫之后,立刻便恢复过来。
或许在李隆基面前,他只是一个可随时撤掉的太子。
但回到东宫,只要太子的名号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