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甚至连哈罗德大法师那沉稳的呼吸声,也出现了片刻的凝滞。那幅冰冷的数据图,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砸在了所有保守派学者的心上。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哈罗德大法师,”林可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并非旨在培养少数几位能够吟诵史诗、品味哲学的天才魔法艺术家或学者的私人教程。我们现在编撰的,是面向学院上下数千名背景各异、天赋不同的年轻学员的、普惠性的基础教育核心教材!它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责任,是确保这数千人中的绝大多数,能够首先‘学会’,能够稳定地、安全地、可预期地掌握最基础的魔法运用能力!”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对面几位脸色变幻的老法师:“一个稳定高效的‘工匠’,有什么不好?一个繁荣进步的文明,正是由无数个在其岗位上精益求精的优秀工匠构成的!更何况,只有先成为一名熟练掌握所有基础工具与通用语法的合格‘工匠’,打下坚实到无可动摇的地基,未来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去谈论成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大师’与‘学科开拓者’!”
她再次指向空中那个结构清晰的“微光照明”标准化模型,语气斩钉截铁:
“这个模型,以及我们为其制定的标准构建流程,是研究所上下,在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过了上万次不同条件下的反复实验,穷举并优化了几乎所有已知的能量回路可能性,系统性地排除并标注了超过九成的常见错误路径与能量陷阱之后,最终得出的、当前已知的‘最优解’!它不依赖于任何虚无缥缈的、无法言传也无法教学的‘感觉’,它只依赖于清晰明确、可学习、可重复、可验证的‘步骤’与客观的‘数据标准’!”
“它能确保一个资质平庸、甚至略显驽钝的学员,只要他愿意付出足够的、看得见的努力,遵循明确的路径,他就必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地点亮他人生中的第一缕、完全属于他自己的魔法之光!这,难道不正是对‘魔法’这一伟大力量最务实、也最根本的尊重和传承吗?让魔法从神秘莫测、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下来,成为更多人能够触摸、能够掌握、能够用以改善自身与世界的工具,而不是将其刻意神秘化,束之高阁,最终沦为仅供少数特权阶层把玩和垄断的……精致古董?”
林可的一番话,如同最锋利的手术刀,精准而冷酷地剖开了传统教育那件华丽哲学外袍之下,所掩盖的残酷现实与资源浪费。埃利奥特导师在台下听得心潮澎湃,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在了一起。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太多太多曾经在他班上,因为日复一日地“找不到感觉”、因为那些玄奥的指引而眼神逐渐从明亮转向暗淡、最终彻底失去光彩的年轻面孔。那些被浪费的天赋与梦想,此刻都化为了支持林可理念的最强音浪,在他心中轰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罗德大法师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甚至泛起了一丝不健康的苍白。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想要用更精妙的哲学思辨或者更古老的传统来反驳,却发现自己在眼前这冰冷刺骨、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学员切身利益的数据面前,那些关于“艺术灵魂”与“历史传承”的宏大叙事,突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隐隐透着一丝既得利益者的……傲慢与自私。他最终只能带着一丝顽固的疲惫,重复着那句已然缺乏底气的坚持:“但……但这毕竟是千年流传的传统……是魔法的……韵味所在啊……”
“阻碍社会整体进步与大多数成员福祉的传统,就是需要被打破的桎梏。”林可毫不退让,她的声音如同磐石,“至于韵味?哈罗德大法师,当一名曾经被视为‘毫无天赋’的学员,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严格遵循清晰的步骤,成功地在指尖凝聚出稳定而温暖的魔法之光时,他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喜悦、自豪与成就感,那种掌握自身命运的实感——我认为,那就是魔法能够带给学习者最美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韵味’!”
会议陷入了彻底的僵局,双方理念截然对立,谁也说服不了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与理念碰撞的焦灼气息。埃利奥特感觉自己快要被这无形却无比沉重的压力碾碎了,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声音。
---
就在会议室里为了一句咒语的哲学意义、一个描述词的存废争得面红耳赤、僵持不下时,在研究所地下深处,那座被多重优化法阵笼罩、能量环境被调控到近乎完美的高级冥想与实践区内,正在上演着与会议室内的激烈争论形成鲜明对比的、宁静而辉煌的一幕。
莉莉丝正闭目盘膝,端坐在实践区最中央的引导法阵之上。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和而稳定、仿佛拥有自主生命般缓缓流转的魔力辉光,将她衬托得如同降临凡世的星辰使者。
杨华静静地站立在不远处的观测位上,她没有动用任何魔法仪器,只是完全放开了自己那独特的“调和”感知,如同最细腻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莉莉丝的身体与能量场。在她的感知视野中,莉莉丝体内那些曾经需要费力疏通的魔力通道,此刻早已被打通、拓宽并加固得远超同境界的任何学员,如同一条条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而她对于标准化法术模型的深刻理解与身体记忆,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每一个法术的构建与消散,对她而言都如同呼吸般自然流畅,精准、稳定且效率极高。
今天,是莉莉丝在「织法境」阶段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严格的一次综合评估。她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连续、稳定地构建并维持包括“法师之手”、“酸液飞溅”、“旋风护壁”在内的五个最具代表性的一环法术模型,同时接受研究所最新研制的高精度魔力探测矩阵的全方位监控,评估其在极限压力下的魔力输出稳定性、微观控制精度以及单位时间内的精神力消耗速率。
莉莉丝心无旁骛,甚至没有在意周围那些嗡嗡作响、闪烁着各色光芒的探测法器。她只是按照杨华平日教导的那样,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到最深沉悠长的“调和”状态,将意识完全沉入体内那奔流不息却又井然有序的魔力之河中。
考核开始。
第一个,“法师之手”。意念微动,三角基座、能量通路、功能节点,三步流程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机械程序,在零点三秒内完美呈现,一个结构稳固、指尖细节清晰可见的魔力手掌悬浮在她身前,能量波动平滑如镜。
探测矩阵立刻反馈:“模型完整性100%,构建耗时0.31秒,魔力波动标准差低于0.5%……优等。”
第二个,“酸液飞溅”。墨绿色的腐蚀性能量球瞬间成型,内部结构稳定,没有丝毫能量逸散,飞行轨迹笔直精准。
“能量集中度99%,无效逸散率0.1%……优等。”
第三个,“旋风护壁”。旋转的风元素护盾豁然展开,范围、强度、稳定性皆远超标准要求,将她牢牢护在后面。
“防护强度超标准25%,稳定性系数1.8……优等。”
她一个接一个地施展,速度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流畅,每一个法术都像是从同一个完美模具中刻出来的一般,精准得令人窒息。监控数据如同瀑布般在旁边的水晶屏上刷下,清一色的“优等”评价,让一旁负责记录的研究员都看得目瞪口呆。
当第五个法术也被完美施展并稳定维持后,考核规定的时限才刚刚过半。莉莉丝并没有停下,她感觉自己正处于一种奇妙的状态,体内魔力奔流汹涌,却丝毫不见滞涩,精神清明透彻,仿佛能洞悉自身每一分魔力最细微的流动。她福至心灵,没有去构建新的法术模型,而是开始同时维持之前施展的五个一环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