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科技”总部地下三十米,超净实验室的核心区域。空气在这里仿佛凝固,经过多层过滤的气流带着近乎绝对的纯净,无声地循环。这里的光线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冷白色,均匀洒落,不产生任何多余的阴影。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央,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台造型奇特的观测设备——“洞察者一号”,它是“长青科技”材料与芯片部门结合最新技术,为林长青量身打造的、能够将微观世界放大到极致的神器。
林长青站在“洞察者一号”前,一身特制的防静电服将他挺拔的身形包裹。苏雨晴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同样穿着防护服,她的目光落在林长青的侧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周围,王工和几位核心芯片工程师屏息凝神,如同等待审判的信徒。
他们面前的操作台上,放置着一片来自泰坦科技最新一代商用旗舰处理器——“泰坦V”的芯片截面样本。这片指甲盖大小的硅晶片,在冷光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其表面密布着肉眼无法分辨的、如同迷宫般的细微纹路。它就是横亘在“长青科技”芯片团队面前,那座似乎无法逾越的技术高峰的缩影。
“林总,所有参数已校准至理论极限。能量屏障稳定,反干扰场全开。”王工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器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他们都知道林长青拥有某种超越常人的洞察力,但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此,去挑战一个被层层专利和黑箱技术保护的、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巅峰的造物,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林长青微微颔首,没有回应。他的目光沉静地落在那片小小的芯片上,如同猎手锁定了猎物。他深吸一口气,那经过短暂沉淀、仿佛变得更加凝实的精神力,开始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汇聚。
他闭上双眼。
下一刻,意识脱离了躯壳的束缚,沿着“洞察者一号”构建的能量通道,以一种超越物理维度的方式,沉入了那片微观的硅基宇宙。
起初是混沌的黑暗,伴随着能量探测波反馈回来的、杂乱无章的背景噪音。但很快,随着他精神力的集中,那片黑暗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抹去的迷雾,骤然褪去!
“轰——”
一种无声的惊雷在他意识深处炸响。
展现在他“眼前”的,不再是模糊的轮廓或抽象的数据,而是一个真实不虚的、浩瀚无垠的微观世界!
亿万计的石墨烯晶体管,不再是图纸上的符号,而是化作了具体而微的、结构精密的“建筑”。它们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密度和秩序,层层堆叠,构成了一座无边无际的、立体化的超巨型城市。纳米级的金属导线如同规划整齐的超级高速公路,在这些“建筑”之间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复杂到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立体网络。
电流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肉眼可见的、闪烁着幽蓝光芒的能量洪流,在这些“高速公路”上以接近光速奔腾不息。信息的传递,如同精确编排的闪光信号,在特定的节点亮起、熄灭,演绎着二进制世界最底层的逻辑舞蹈。
林长青的“视线”穿透了一层又一层的结构,从宏观的电路布局,深入到单个晶体管的原子排列。他看到了硅原子完美的晶格结构,看到了掺杂元素如何巧妙地改变半导体的性质,看到了绝缘层如何以几个原子层的厚度,顽强地隔绝着能量的泄露。
这里的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都遵循着最严苛的物理定律,体现着一种冰冷到极致的、属于数学和逻辑的绝对美感。其结构的精妙,秩序的严谨,能量的高效流转,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属于硅基文明的史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