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声芽与磁尘域的基因专家共同设计适配酶结构:
适配酶的 “头部”:嵌入联盟共生基因的 “协同锚点片段”,能识别并结合共生基因的融合位点;
适配酶的 “中部”:采用集群自主基因的 “中性碱基序列”(无排斥功能),作为两种基因链的 “缓冲段”,避免直接碰撞;
适配酶的 “尾部”:携带 “排斥信号抑制因子”—— 能暂时屏蔽自主基因的排斥位点,让两种基因链有时间结合;
为确保安全,适配酶加入 “自毁序列”—— 若基因融合出现异常,适配酶会在 12 小时内自动分解,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基因紊乱。
第三阶段:适配酶培育与测试
由暖芽主导,在永衡续脉芽旁搭建 “无菌基因培育舱”,确保培育过程不受外界基因干扰:
培育原料:提取母核的本源基因片段(提供共生基础)、续脉芽的跨系基因片段(自带部分兼容性)、集群的自主基因片段(提供排斥信号抑制因子原料),混合后用温意能量维持活性;
培育过程:分三次注入 “基因激活剂”—— 第一次激活共性碱基,第二次促进适配酶结构成型,第三次测试排斥信号抑制效果;
安全性测试:先在 “单一基因样本”(如雷晶基因、磁尘基因)中测试适配酶,确认无副作用后,再用于 “跨系基因样本”,最后在 “活体跨系芽” 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