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记忆载体:明确每类记忆的残留载体 —— 核心规则记忆主要残留于星核的能量层级记录、元界的星液晶片;技术协同记忆分散在械灵的逻辑算法日志、元核的本源能量波动记录;默契信号记忆仅存于元界老守护者的残留意识片段、云涡的流动特质痕迹;
建立 “记忆碎片图谱”:将所有碎片化信息按 “时间线”“事件类型” 标注,形成可视化图谱,明确每块碎片对应的完整记忆位置,为后续补全提供导航。
溯源小组最终锁定 12 个 “关键记忆缺口”,其中 “第一次平等对话的共识条款”“双轨韧性的能量缓冲参数”“多元规则互容的谈判底线” 被列为优先补全目标。
二、跨体记忆补全:多载体协同拼凑
针对不同记忆类型,采用 “多载体互补” 的补全方法:
1. 核心规则记忆补全
星核侧:提取能量层级记录中 “规则谈判时的能量波动特征”—— 星核在达成共识时,能量波动会呈现特定频率(250 赫兹),溯源小组根据该频率,在元界星液晶片的衰减数据中,筛选出对应时间段的记录,拼凑出 “规则互容谈判的核心条款”;
元界侧:晶芽用 “忆晶修复技术”,将衰减的星液晶片浸泡在 “温意 - 星液融合液” 中,温和激活晶片残留的星液纹,结合星核的能量波动数据,补全 “第一次平等对话的共识细节”(如平等投票权的界定、责任分担的比例)。
2. 技术协同记忆补全
械灵侧:调取逻辑算法日志中 “双轨韧性构建时的效率测算记录”—— 日志中保留了 “能量缓冲参数的优化过程”(从初始的 5% 缓冲率调整至 15%),结合元核的本源能量波动记录(对应参数调试时的能量反应),还原出完整的 “能量适配参数表”;
元核侧:新一代意识体通过 “本源意识共鸣”,唤醒老意识体残留的 “防御方案调试记忆”,提取出 “跨体防御的最佳协作时间差”(元界启动防御带后 30 秒,元核释放本源能量),填补技术记忆的缺口。
3. 默契信号记忆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