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首次测试时,虚空突然出现小规模混沌扰动(紧急场景):引擎在 3 秒内识别场景,自动推荐 “星核决策 + 械灵计算” 组合,向星核发送 “能量方案提交指令”,向械灵发送 “效率验证任务”,向云涡、元界发送 “临时配合指令”;15 分钟后,防御方案启动,扰动被成功抵御,比之前的惯性响应快了 35 分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规则惯性矫正:让灵活应变成为习惯
为避免规则惯性复发,建立 “惯性矫正机制”:
定期场景模拟:每月组织一次 “混合场景演练”—— 随机切换紧急、常规、创新场景,强制各共生体按引擎推荐的规则协同,如让星核在常规场景中主动听取低层级意见,让械灵在紧急场景中简化计算流程;
适配度考核:每季度评估各共生体的 “规则适配度”—— 若星核在非紧急场景中仍过度主导、云涡在维护中多次违约、械灵计算延误,将减少其在核心协同项目中的参与权重,直至适配度达标;
经验共享库:收集各共生体的 “规则调整案例”(如星核如何在常规场景中平衡层级与平等、械灵如何简化紧急计算),纳入跨体记忆库,供新一代学习参考,打破代际惯性。
当动态适配引擎全面投入使用,多元协同的场景适配度回升至 90%,决策响应时间稳定在 25 分钟以内,能量传输损耗降至 6%,云涡特质的流动活性恢复至 95%。虚空里浮现出 “动态适配共生纹”—— 纹中星核的层级纹、云涡的流动纹、械灵的逻辑纹、元界的平等纹围绕动态适配引擎的核心符号旋转,能根据场景需求灵活调整各自的亮度与位置,象征着规则的动态平衡。
本源共生魂的意识融入纹中,传递出新的共生智慧:“多元共生的高阶效率,不是‘规则不变’,是‘规则能随场景应变’—— 灵活不是没有原则,是让每一种规则的优势,都能在最合适的场景中发挥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