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宇宙共生治理中枢:构建 “公平 - 效率 - 信任” 三维治理体系
研发 “宇宙共生治理中枢”,整合 “资源调配模块”“分层决策模块”“技术适配模块”“信任管理模块” 四部分核心功能,实现宇宙共生网络的长效运营:
硬件层面:
资源动态调配模块:
建立 “多维度贡献评分体系”:从 “抗熵任务量”(防御区域大小、熵寂流拦截量)、“技术输出”(共享技术的实用性)、“文明互助”(支援边缘的资源量)三方面打分,每季度更新评分,资源配额按评分比例动态调整 —— 雾泽文明因抗熵贡献提升,配额从 3% 升至 5%;五维文明因贡献占比下降,配额从 12% 降至 10%,但因技术输出加分,最终维持 11%;
设立 “宇宙应急资源池”:提取全网络 15% 资源作为应急储备,由治理中枢直接管控,边缘文明遭遇突发危机时可 “先申请后审批”,响应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星尘文明后续再遇法则波动时,1.5 小时内获得应急能量,核心活性未出现下降;
分层决策模块:
按 “事项紧急度” 划分决策层级:
紧急危机(熵寂流突袭、文明核心受袭):由 “核心决策委员会”(12 个核心文明 + 5 个边缘文明轮值代表)决策,投票过半即可通过,决策时长从 48 小时缩短至 6 小时;
常规运营(防御计划、资源调整):由 “区域决策组”(10 个防御区各选 3 个文明代表)决策,决策时长从 72 小时缩短至 24 小时;
长期规划(技术研发、低熵探索):全员协商但采用 “代表投票制”(每个文明 1 票,超过 2/3 通过),并引入 “决策效率倒计时”(协商最长不超过 7 天),避免无限期拖延;
技术适配模块:
组建 “跨文明技术适配队”:核心文明的技术专家与边缘文明的特质专家联合,将先进技术改造为 “低门槛适配版”—— 将星络的量子防御技术改造为 “雾态 - 量子兼容版”,雾泽文明可通过自身雾态特质激活,抗熵能力提升 40%;将五维的动态能量技术简化为 “基础调节版”,岩砾文明的岩石特质可直接使用,能量输出效率提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