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符箓之道

“简而言之,” 徐博达总结道,“符纹结构是核心,如同建筑之蓝图;

灵力是根基与动力,而材料则是载体。三者合一,方能成符。”

陈飞听得极其认真,眼睛越来越亮。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这符箓制作,听起来很像是一条具备标准化潜力的“生产线”!

“原来如此…”

陈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抛出一个让众人再次感到意外的问题,

“那…徐副帅,请教一下,绘制一张最低阶的爆裂符,大概需要多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熟练的符箓师,一天最多能画多少张?”

徐博达抚须沉吟片刻:“陈小友此问,正是关键。

符箓师一日能绘制多少,首要限制并非时间,而是其自身灵力储备。

以一名筑基期符士为例,绘制低阶爆裂符,每成功一张便消耗不少灵力。

为保有余力,通常只动用部分灵力制符,之后便需打坐调息,缓缓恢复。”

陈飞闻言,脸上露出极为意外的神色,下意识脱口而出:“还能恢复?

那…若是一位符箓师什么都不干,每日只专心绘制同级符箓,

日积月累,同级修士谁还是他的对手?

这符箓之道,岂非破坏了修士间的实力平衡?”

此话一出,帐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

诸葛明手中习惯性摇动的羽扇停滞下来,

他看向陈飞,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审视与赞叹:

“陈小友,你这份敏锐…当真令人吃惊。

寻常修士初涉符道,惊叹于其威力尚且不及,

谁会第一次接触,便直指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

徐博达也缓缓点头,对着陈飞接着道:

“军师所言极是。你之所想,逻辑上并无错谬。

若符箓可无限积累,且激发无损自身,修士确可凭此物横行同阶。

然而,天道渺渺,却自有其平衡法则制约…”

第053章 无法标准化

徐博达声音沉凝,道出了最核心的限制:

“天道至公,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

绘制符箓,表面消耗的是灵力,实际限制却是绘制者的‘神元’!”

“神元?”陈飞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第二次出现的关键词。

“不错,神元。”

徐博达指尖灵光再起,这次勾勒得更加精微。

他凝出一个修士形象,脑海沈处,

一团更加凝练、仿佛蕴含着意识与本源的光源在微微搏动。

“正如先前所言,修士以自身神元为引,捕捉、炼化灵气形成灵力。

平日施展法术,灵力耗竭,其中灵气散归天地,

但作为核心引子的‘神元’却会回归己身,故可循环往复,不断施为。”

紧接着,他手势一变,神情肃穆。

只见那核心光源中,一丝极其细微光丝被小心翼翼地剥离出来,

随着灵力的灌注,一同封禁入了那个代表符箓的结构之中。

那符箓瞬间灵光湛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而修士光团的核心则微不可察地黯淡了那么一丝。

“但制作符箓,截然不同!”徐博达语气沉重,

“将一道完整的法术模型封存于符纸,

意味着这一部分灵力(含神元)暂时性切割、剥离,封入符中!

在此符被使用、其内力量彻底释放之前,

这部分‘神元’就如同质押出去了一般,无法回归!”

“神元不似灵力,消耗越多恢复越快。

其每日恢复皆有定数,如同月满月亏,循环往复,

不因你今日耗竭便多予你一分补充。”诸葛明叹息着补充,“故而,

一名符箓师每日能绘制多少符箓,并非仅取决于灵力多寡,

更取决于他愿意、且能够承受多少‘神元’的暂时割舍。

过度绘制,轻则神魂受损,精神恹恹,道途难进;

重则神元枯竭,魂光黯淡,甚至有道基崩毁、灵智蒙尘之厄。”

徐博达最后总结,声音带着一丝无力感:

“因此,符箓师皆有严格定额,非是不愿多画,实是不能也!

我辈修士,道行修为方是登天之梯,符箓终究是护道之术,

岂可竭泽而渔,自断道途?”

帐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甚至比之前更为绝望。

“神元”限制的铁律,从根本上锁死了符箓无限积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