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文昌遗迹

“其内雾气弥漫,晚辈仅隐约瞧见无数石碑悬空……”

青云子若有所思点头:

“初涉精神空间便能有所获,实属难得。”

言罢,他转头看向李时蒿,

“观之,我等这位小友,与文道缘分匪浅。”

陈飞心中一动,呐呐而言:

“亦非首次……幼时亦常梦之。”

大堂内霎时静谧无声,五位化神期大能的目光仿若实质般压来。

程数手中的茶盘发出细微的碰撞声,一滴冷汗沿着陈飞的脊背滑落。

青云子的拂尘自行飘动:“哦?小友不妨详述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飞的喉结微微滚动,此时他已陷入进退两难之境,无奈之下,只得继续胡诌:

“约摸七八岁时,偶有梦境,见自身立于云海之中,远方有闪耀光芒之石碑……”

他故意言辞含混,“然仅是模糊不清,只道是平常之梦罢了。”

徐博达心头一动,忽地问道:“陈公子,可否将碑文临摹而出?”

陈飞硬着头皮提起毛笔,心中警钟长鸣——

他岂会书写此世之古文字?

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凝神屏息,笔走龙蛇。

虽前世曾临摹瘦金体,终究只得其形,未得其骨,笔势虽劲却少了几分神韵。

然而笔锋甫一落于纸端,徐博达的瞳孔猛然收缩。

陈飞笔下字迹却似刀削般凌厉。

横如剑,竖如松,撇捺之间锐气逼人,与他平素之字迹迥然不同。

更为奇异的是,这些字的结构竟与当今修真界通用之文字迥异。

笔画简洁至近乎锐利,却隐隐流露出一种大道至简的意蕴。

诸葛明等四人虽不通书道,却仍被那字中锋芒所慑,只觉一股凛然之气扑面而来。

徐博达却是浑身剧震——

他毕生以书入道,此刻竟在这不入流的瘦金体汉字中窥见了一丝大道真意,

那笔画走势虽稚嫩,却又暗合天地至理,虽不识其形,却直指本真。

“这是……上古文道真篆?!”李时蒿低呼一声。

陈飞浑然不觉,只专注地写着,生怕露馅。

然而,当他写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还”字时,笔锋忽然一顿——

他竟然下意识写出简体!

一滴墨汁在宣纸上晕开,陈飞的心脏此刻却骤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