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城门试才

司马老贼 土玄 1702 字 5天前

“哦?”曹操目光微凝,身体稍稍前倾,“竟有此事?那你如何处置?”这是他最关心的部分。

曹植见父亲关注,心中更喜,朗声道:“儿臣心想,父王命我出城公干,王命在先,岂容小小门吏阻挠?此乃抗命不遵,有损父王威严!故儿臣当机立断,以抗命之罪,将其正法,而后出城。儿臣以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一切当以维护父王权威为重!” 他将杨修教的说辞,当作自己的决断说了出来,语气铿锵,显得无比自信和忠诚。

如果曹操不知实情,那么此时他应该会感到极大的惊讶与欣慰!这与他预想的几种结果都不同!植儿竟有如此魄力和决断力!

然而,就在曹植禀报之前,城门令早就来报告了东城门事件的全部经过——包括曹植受阻、急召杨修、两人密议、以及最终曹植拔剑杀吏的详细情形。他此刻的发问,本身就是一种试探。

因此,当曹植慷慨激昂地将这一切归为自己的“当机立断”时,曹操心中的感受并非惊喜,而是一种复杂的腻烦与失望。

“果然如此…” 曹操心下冷笑,“斩吏出城,是杨修教的;这番‘维护父王权威’的说辞,只怕也是杨修一字一句教的。如今竟全然当作自己的主意,在孤面前侃侃而谈。”

他看着儿子那副“求表扬”的神情,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失望的不是曹植用了计谋,而是曹植竟然如此依赖杨修,且缺乏担当,企图贪天之功为己有。这哪里是“果决”?这分明是提线木偶式的表演,演完了还要自诩为名角!

他脸上的肌肉微微牵动了一下,神情肃穆而深沉,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嗯,你能如此想,甚好。”曹操的语气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既无赞许,也无斥责,“此事孤已知晓。先去歇息吧。”

曹植正沉浸在等待父亲夸奖的兴奋中,忽闻这冷冰冰、毫无波澜的回应,顿时愣在当场,仿佛一腔热血泼入了冰窟,完全不知所措。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父亲那深不见底的眼神,只得把话咽了回去,惴惴不安地行礼退下。

殿内只剩下曹操一人。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结果很清楚:曹植“成功”了,但这份“成功”是杨修一手导演的。曹丕失败了,但他至少是自己做出的真实选择。

两人似乎都未完全契合他心中那份模糊的期望。一个无功无过,真实却平庸;一个“有功”,却如同赝品,不仅华而不实,更缺乏诚实的品格。

曹操的目光变得冰冷起来。他对杨修那点因“门阔”、“一合酥”积攒的不快,此刻彻底发酵为强烈的厌恶。此人不仅聪明外露,更善于蛊惑人心,操纵王子,甚至教其欺瞒于孤! 而对于曹植,他的评价也急剧下调:“轻躁不足以任大事,虚夸不足以承重托。”

天平此刻已在曹操心中渐渐的倾斜。

而在宫外,司马懿很快从曹丕处得知了事情始末。他沉默片刻,只对曹丕说了一句话:“公子今日未进一步,然亦未失一尺。魏王所察,非一时一事之得失。守正持重,未尝不是一种力量。”

曹丕似懂非懂,但心中的郁结稍解。

司马懿则望向宫墙深处,他知道,杨修又一次精准地猜中了考题,并助他的学生交上了一份看似满分的答卷。只是这份聪明,终是锦上添花、烈火烹油,盛极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