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清晨,渤海湾的海风裹着凉意掠过天津城郊,纪家军与抗联的联合阵地里,迫击炮的炮管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冷光。
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残部在天津布防。
外围据点多是钢筋混凝土碉堡,核心城区的日军司令部藏在法租界原工部局大楼里,还配有两辆九七式坦克和三门九二式步兵炮,伪“华北治安军” 两个营则守在城南铁路沿线。
“各单位注意,按‘铁壁战术’推进。”
杨定坤的声音通过加密电台传到各部队 。
“一团、二团正面突破,用坦克敲掉外围碉堡。三师从北侧运河迂回,断日军退路。炮营集中火力,三分钟后覆盖日军炮兵阵地!”
清晨五点三十分,炮营的迫击炮率先开火。
炮弹精准砸在日军炮兵阵地。
日军哨兵还没来得及拉响警报,虎式主炮就已经开始轰鸣。
穿甲弹直接打穿西沽兵营的钢筋混凝土碉堡,碉堡内的日军机枪手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冲击波掀飞。
“冲啊!”
纪家军步兵从装甲车辆后跃出,冲锋枪的枪声接连不断。
同一时刻抗联三师已经渡过运河,从北侧摸进了西沽兵营侧翼。
他们手里的步枪虽仍是制式装备,但除了枪,他们其他的重武器是一个不缺。
城南铁路沿线的伪军队最先崩溃。
在绝对的武力压制下,伪军干脆直接扔掉枪举了白旗。
外围的攻坚战基本没怎么打,就被一路推进城开展了巷战。
日军残部躲进法租界的石质建筑里,用窗户做射击孔负隅顽抗。
因为不想扩大损失,巷战打得麻烦些,却也没拖太久。
下午两点,纪家军与抗联部队在法租界原工部局大楼前汇合。
这座日军司令部的大门紧闭,墙上架着机枪,楼顶还有日军狙击手。
里面因为还有人质,导致进展有些慢了。
纪平安在城外的临时指挥部内等待尘埃落定,这时崔天快步跑进来汇报。
“司令!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