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的项目启动会,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李工坐在主位,意气风发地宣布:“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陈铭宇担任,他的技术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有他在,我放心!”
掌声里,我瞥见王磊坐在角落,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手指在手机上快速敲着什么。散会后,我拦住李工:“李工,这个项目的核心参数,是不是和老王以前负责的项目有关?”
李工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摆摆手:“你想多了,只是基础框架相似。你刚回来,不用想这些,专注技术就行。” 说完他匆匆离开,袖口蹭过桌面,带掉了一张便签,上面写着 “催促供应商修改参数”。
我捡起便签揣进兜里,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头扎进项目里,却越看越心惊 —— 参数漏洞比我想象的严重,一旦实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我翻出老王的技术笔记,里面刚好有针对这个漏洞的解决方案,可笔记最后一页被撕掉了,只留下 “供应商有问题,李工” 几个模糊的字。
每天下午的项目进度会成了煎熬。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沟通全是 “表面功夫”,有人私下抱怨 “参数根本不合理”,却没人敢在会上说。我坐在会议室里,听着大家互相推诿,手里的咖啡凉了都没察觉,尺子在掌心攥得发热。
周五晚上加班到十点,办公室只剩我一个人。电脑屏幕上的参数表和便签上的 “修改参数” 对应上时,手机突然震动 —— 是王磊发来的消息:“别死磕参数,老王就是因为这个被调走的,李工搞不定漏洞,才让你当负责人背锅。”
我猛地站起来,椅子撞到办公桌发出声响。刚想回复,又一条消息进来:“他老丈人是供应商,参数改了才能牟利,你小心点,今晚我把老王没撕完的笔记发给你。”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小雨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保温桶:“猜你又没吃饭,给你带了汤。”
她走进来,看到我苍白的脸色,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