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他耐着性子往下翻,直到翻到第 37 页,内容突然变了 —— 不再是工作记录,而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草图,标题写着 “时空锚点能量转化实验日志(一)”。
“1998 年 7 月 8 日,首次在变电站检测到时空波动,频率为 0.03Hz,与怀表共振频率一致。”
“1998 年 7 月 15 日,尝试用变电站的高压电模拟时空能量,成功引发 0.5 秒的局部时间静止,怀表发烫。”
“1998 年 8 月 2 日,发现变电站地下存在天然时空裂缝,裂缝能量稳定,可作为实验锚点。”
陈铭宇的心跳越来越快,指尖都开始发抖 —— 祖父竟然真的做过时空实验!而且实验地点就是第 10 章怀表指向的 “废弃变电站”!他继续往下翻,后面的记录越来越详细,甚至画着怀表的内部结构图,标注着 “核心部件为时空能量接收器,可放大天然时空波动”。
“1999 年 1 月 5 日,首次尝试小规模时空穿越,目标时间:1 小时前。成功!但返回后出现轻微眩晕,怀表指针倒转 3 圈。”
“1999 年 2 月 10 日,实验出现异常,时空波动突然增强,导致变电站短暂停电,被上级怀疑,实验暂停。”
“1999 年 3 月 18 日,发现有人跟踪我,实验记录可能暴露,需转移资料……”
写到这里,笔记本的页面突然变得凌乱,字迹也有些潦草,像是祖父在匆忙中写的。陈铭宇赶紧翻到下一页,却发现从第 89 页开始,后面的几页被整齐地撕毁了,撕痕很平滑,边缘没有毛边,显然是用刀片割的,不是慌乱中扯掉的。
“怎么会这样……” 他喃喃自语,手指抚摸着撕痕处的纸页,能感觉到残留的细微纤维 —— 撕走的内容是什么?是实验失败的后果?还是跟踪者的身份?祖父是不是因为这些内容才被灭口的?
他又拿起其他几本笔记本,其中一本记录的是 “时空裂缝稳定性研究”,里面提到 “城郊废弃变电站的裂缝能量最强,可作为长期实验点”,还画着变电站的地下结构图,标注着 “裂缝位置:地下三层控制室下方”。另一本笔记本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祖父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在变电站门口合影,其中一个人的脸被刻意涂抹掉了,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
“这些人是谁?被涂抹掉的又是谁?” 陈铭宇把照片夹回笔记本,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他掏出手机,打开浏览器,搜索祖父日记里提到的 “时空锚点能量公式”—— 搜索结果里,前几页都是无关的物理学论文,直到他翻到第 5 页,看到一篇 2018 年发表在《前沿物理》上的论文,标题是《论时空能量的转化与应用》,作者标注的是 “匿名”,论文里的公式竟然和祖父日记里的一模一样!
他点开论文,里面提到 “通过高压电模拟时空能量,可引发局部时空波动”,但实验数据只写到 “0.3 秒时间静止”,就没有后续了。评论区里,有人留言:“这篇论文的数据不完整,像是故意隐瞒了关键部分”,还有人说:“作者可能参与过秘密实验,不敢署名”。
陈铭宇又搜索 “1999 年临县变电站停电事件”,找到一条临县地方志的记录:“1999 年 2 月 10 日,城郊变电站突发不明原因停电,影响范围覆盖半个县城,供电部门称是线路老化导致,具体原因未公开。” 下面有个网友评论:“我当时就在变电站附近住,停电那天晚上看到有黑衣人进出变电站,还以为是抓小偷的,现在想想不对劲。”
“黑衣人……” 陈铭宇心里一沉,难道那时候时间猎人就已经盯上祖父了?他继续刷评论,看到一条 2023 年的回复:“我爷爷当年是变电站的保安,他说停电那天晚上,看到有人从地下三层抬出一个黑色的箱子,后来我爷爷就突然辞职了,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这条评论像是一道闪电,击中了陈铭宇 —— 地下三层!祖父的日记里提到 “裂缝在地下三层控制室下方”,那个黑色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是实验设备?还是…… 别的东西?
他又想起祖父日记里被撕毁的几页,突然意识到:撕走的内容可能和地下三层的秘密有关,甚至可能记录了祖父发现的 “时空重置” 计划的线索。而那个被涂抹掉脸的人,说不定就是当年跟踪祖父的人,甚至是联盟里的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