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宇刚把第 34 章的观察记录整理完,凌霜就拿着一张泛黄的时空波动报告走进来,纸页上红色的波纹线歪歪扭扭,像被揉过的毛线。“第 30 章你们在法国大革命模拟场景留下的波动,比预期的强三倍。” 她把报告推到陈铭宇面前,指尖点在 “1829 年巴黎” 的标注上,“去把这个节点的能量收干净,别留尾巴 —— 上次训练系统故障就是教训。”
陈铭宇捏了捏口袋里的怀表,表盘还残留着之前见证登月时的微弱震动。他想起第 34 章猎人在每个历史时刻留下的三角符号,总觉得心里发沉,但还是接过任务卡:“放心,这次只收能量,不碰任何历史人物。”
穿过时空通道时,他特意把怀表塞进内袋,用布条缠了两层 —— 怕再像上次在唐朝那样,不小心泄露能量。落地时,1829 年的巴黎冷风吹得他一哆嗦,街道上的马车哒哒驶过,车轮溅起的泥水沾在裤脚,空气中混着煤烟和面包房的香气。
“能量源头在东边的工匠区。” 陈铭宇打开时空定位仪,屏幕上的红点在一栋石砌小楼前闪烁。那是间挂着 “勒梅尔铁匠铺” 招牌的工作室,门窗敞开着,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他贴着墙根往里看,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人正对着一堆铁管发愁,桌上摊着张画满线条的纸,看起来像是某种交通工具的草图,但轮子还是笨拙的木轮。“这要是能轻点、稳点就好了。” 男人揉了揉太阳穴,把草图推到一边。
陈铭宇屏住呼吸,启动定位仪吸收能量 —— 空气中漂浮的时空粒子像萤火虫般往仪器里钻,红色波纹线渐渐变平缓。可就在这时,内袋里的怀表突然发烫,他手忙脚乱地去按,却没抓稳,怀表从口袋里滑出来,掉在地上的瞬间,一道淡蓝色的能量线窜了出去,刚好缠上桌上的铁管。
“什么东西?” 勒梅尔抬头,刚好看见那道能量线钻进铁管,铁管表面突然泛起一层微光,原本粗糙的接口变得平滑起来。陈铭宇心里咯噔一下,刚想捡回怀表,勒梅尔已经抓起铁管,眼睛亮得像发现了宝藏:“这…… 这铁管好像变轻了!还更结实了!”
他顾不上多想,抓起笔在草图上飞快修改,把木轮改成了铁圈,还加上了链条 —— 那正是现代自行车的雏形!陈铭宇攥紧怀表,看着勒梅尔兴奋地敲敲打打,心里满是恐慌:完了,还是留下印记了。
现代变天了:自行车早 10 年,石油企业倒了
回到学院的第一时间,陈铭宇就冲去了历史数据库 —— 屏幕上的 “1829-2025 年交通工具发展史” 赫然变了样:原本记载 “1839 年麦克米伦发明自行车”,现在变成了 “1829 年法国工匠勒梅尔发明‘两轮铁车’,比原历史提前 10 年”。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下面的连锁反应:
1830 年,“两轮铁车” 在欧洲普及,马车销量骤降,马厩数量减少,城市粪便污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