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抉择的十字路口与远方的呼唤

时间在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较量和紧张的恢复中,又溜走了几天。基地的重建工作缓慢而坚定地推进着,东南角的能量节点区域被小心地保护起来,成了重伤员恢复和作物催生的宝地。刘三刀研发的临时涂层经过几次秘密测试,效果显着,被他小心翼翼地储备起来,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陈末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虽然距离全盛时期还差得远,但至少不再需要人搀扶,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低强度的活动。他大部分时间依旧待在指挥所,但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核心区域。他开始有意识地散步,观察基地的每一个角落,观察每一个忙碌的幸存者。他看到王铁柱带着人,用简陋的工具将扭曲的钢筋重新掰直;看到李璐为了分配每日寥寥无几的食物而绞尽脑汁;看到苏晚晴在药品匮乏的情况下,尝试用蒸馏提纯的酒精和有限的草药处理伤口;看到张强在空地上,汗水淋漓地练习着对火焰更精细的操控,火苗时而凝聚如刃,时而扩散成盾。

这些景象,如同无声的数据流,汇入他精密的大脑中,加深着他对“曙光”现状的理解,也加固着他守护这里的决心。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靠数据和逻辑做出最优解的顶级分析师,他的理性之外,开始缠绕上名为“责任”与“羁绊”的藤蔓。

这天傍晚,他独自一人走到了基地边缘那片小小的墓园。二十多块简陋的木牌静静地立在那里,如同沉默的哨兵。晚风吹过,带着迷雾特有的湿冷气息,卷起地上的尘埃。

他站在墓园前,目光扫过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没有悲伤的洪流,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铅块般压在心底的凝重。他想起了赵铁最后的吼声,想起了小陆被拖入黑暗前的惨叫,想起了那些被“哀悼者”无声抹除、连名字都无法留下的身影。

“生存从来不是理所当然,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安全区,都浸透着逝者的沉默与生者的血汗。”

他静静地站了许久,直到天色彻底暗下,“驱雾之锚”的光罩在暮色中散发出稳定的湛蓝色光辉,将他笼罩其中。他抬起手,轻轻触碰着冰凉的短杖。与“昆仑”信号的微弱共鸣一直维持着,这几乎成了他的一种本能,既能加速“驱雾之锚”的恢复,又能维持“认知迷雾”干扰探测。

就在这时,【今日情报】如期刷新,内容却让他的心跳漏了一拍:

【危机:金色五角星标记点(远郊锚点)周边能量辐射出现异常活跃迹象,疑似与近期全球规则波动(雾潮)有关,活性窗口期可能缩短。】

【机缘:利用“驱雾之锚”与“昆仑”信号共鸣,结合顾明远草图,可进行短时、远距离能量聚焦感知,粗略扫描目标锚点当前状态与威胁等级。】

【隐秘:周炜已收到“第七区”指挥部新指令,要求加快评估进度,并在必要时可采取“有限度非友好手段”获取核心情报。】

【人物:李清风(听觉强化者)的感知范围与精度在能量节点影响下稳步提升,可尝试捕捉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

危机与机遇并存!目标锚点的活性窗口期可能缩短,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尽快行动!而情报也给出了提前侦查的方法。同时,“第七区”的耐心似乎在消磨,压力正在增大。

不能再等了!

陈末立刻返回指挥所,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张强、林雨、王铁柱、苏晚晴、李璐,以及表现出特殊价值的刘三刀和李清风。

他没有废话,直接将那张标注着金色五角星的草图铺在桌上,并将情报中关于锚点活性窗口期可能缩短以及“第七区”新指令的信息告知了众人。

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活性窗口期缩短?意思是那地方可能要‘关门’了?或者变得更危险?”王铁柱盯着草图上的金色标记,眉头拧成了疙瘩。

“可以这么理解。”陈末点头,“我们必须尽快搞清楚那里的状况,判断是否值得冒险,以及如何冒险。”

“怎么搞清楚?那地方听起来就很远,而且标注了‘极度危险’。”林雨提出问题关键。

陈末看向放在一旁的加密电台和手中的“驱雾之锚”短杖:“情报提示,可以利用共鸣进行远距离感知。我需要尝试一次。”

“这太危险了!”苏晚晴立刻反对,她看着陈末刚刚有所好转的脸色,“你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这种超远距离的精神力延伸,负担会有多大?”

“这是目前代价最小、效率最高的方法。”陈末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们必须获得更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出下一步决策。是放弃,还是准备探索?如果探索,需要什么样的准备?盲目行动等于送死。”

他看向众人:“这次感知需要绝对安静,不能受到任何干扰。同时,也需要李清风协助,尝试捕捉我感知时可能逸散出的特定能量频率,作为辅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