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虚空歌者”赠予的“回响驱散”技巧与一份关于播种者活动规律的加密信息包,零和林薇返回钢铁要塞。没有时间休整,最高级别的技术会议立刻在加固过的核心实验室召开。
齿轮博士和他的团队,连同几位对空间理论最有研究的技术员,屏息凝神地接收着零共享过来的信息流。那并非传统的图纸或公式,而是一种更接近于“感悟”与“规则模型”的传承。
“回响驱散”的核心,在于理解“秩序”本身作为一种“规则波”的振动特性,并找到其关键“谐振点”。通过精确模拟并放大与之相悖的、充满混沌变量的“反规则波”,可以在局部区域制造强烈的规则干涉,从而扰乱“秩序波”的稳定传播,达到“驱散”效果。这就像用特定的声波去震碎玻璃,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精准的频率。
“这…这简直是把法则当成乐器来调试!”一位年轻的空间物理学家激动得声音发颤,他从未想过那些艰深的理论可以用如此…“艺术”的方式呈现。
齿轮博士则更关注实际应用:“原理明白了,但如何生成并控制这种‘反规则波’?尤其是要覆盖足够大的范围,强度还要足以干扰‘修剪者’那种级别的秩序造物。”
零给出了方向:“利用…‘源心’生命能量的混沌基底,结合…共生节点网络作为共振放大器。关键节点…嵌入‘灵魂’碎片共鸣器,注入…对抗意志。”
简而言之,就是将整个钢铁要塞的防御体系,改造成为一个巨大的、能够主动发射“规则干扰场”的“驱散装置”。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对现有的能量屏障系统、共生节点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升级,还需要研制能够承载并转化“灵魂意志”的特殊共鸣器。材料、能量、技术,无一不是严峻的挑战。
“干!”熔炉之主听完简要汇报,只吐出一个字,赤红的瞳孔中燃烧着火焰,“需要什么,整个要塞的资源随你们调动!老子就不信,搞不定这‘驱鬼’的喇叭!”
在熔炉之主的全力支持下,整个钢铁要塞如同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所有非必要的生产活动暂停,资源向“驱散计划”倾斜。齿轮博士团队分成了若干小组,有的负责解析“回响驱散”模型,将其转化为可行的技术参数;有的负责设计新的能量回路和共鸣器结构;有的则带队深入方舟残骸,寻找可能用得上的高精度零件和特殊材料。
林薇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她需要筛选并培训一批精神力稳定、意志坚定的志愿者,作为“灵魂共鸣器”的“音源”。这些志愿者将在关键时刻,向共鸣器注入自身对抗“修剪”、守护家园的坚定意志,以增强“反规则波”中的混沌变量强度。
零则坐镇中央,以自身“微光世界”的力量,协助稳定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能量躁动,并亲自出手,利用对规则的深刻理解,铭刻下几个最关键的、引导“反规则波”走向的核心法则符文。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飞速流逝。七天过去了,要塞外围的能量屏障内侧,已经架设起了十二座如同巨大喇叭状的暗金色金属构造体,它们由回收的方舟装甲和本土稀有金属熔炼而成,表面铭刻着复杂的能量纹路和法则符文,内部核心则镶嵌着由“灵魂”碎片力量滋养过的特殊水晶——这就是“回响驱散塔”的原型。
它们通过重新铺设的、更加粗壮的能量导管与“源心”相连,并与整个共生节点网络同步。要塞的能量储备因此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但没有人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