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陛下,咱的曲辕犁被山寨了!

“臣,遵旨。”贾诩将一系列政令要点记下,准备下去细化执行。

贾诩再次开口。

“陛下,还有一事。关于曲辕犁的产能与兵器锻造之间的冲突。”

“嗯?冲突?”刘协一愣,“曲辕犁不是供不应求吗?各地订单雪片似的飞来,少府工坊都快冒烟了。”

贾诩的语气难得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是无奈,“根据各地绣衣使者反馈,以及工坊实际接收到的订单统计,除荆州、徐州、兖州、司隶订购量依旧巨大外,其他州郡的订购量已显着下滑。”

“为何?他们不需要?”刘协诧异。

“非是不需要,而是……很多人自行解决了。”贾诩解释道,“陛下将曲辕犁图纸公开,其木质结构并非绝密,许多手艺尚可的木匠都能仿制。而铁制犁铧部分……不少百姓和世家,直接将家中旧有的直辕犁的铁制部分拆卸下来,交由铁匠熔炼后重新铸造为曲辕犁的犁铧。如此一来,他们对朝廷工坊新造犁铧的需求自然大减。”

贾诩顿了顿,补充道:“反倒是马蹄铁与牛蹄铁(牛蹄铁需分瓣打造),因是全新事物,且需求稳定,订单量保持增长。目前司隶全力生产,月产曲辕犁可达十二万具左右。若加上兖州、徐州即将搭建的工坊,曲辕犁的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月产可能会达到四十万到五十万,但工部估算,实际月产在二十万,或许就会满足订单需求。”

刘协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在脑中算了笔账:自己这边吭哧吭哧改进工艺、扩大产能,本以为三千多万人口,怎么不需要个八九百万曲辕犁,万万没想到也就卖个一两百万可能就结束了,这玩意又不是一用就坏,用个几年甚至十来年问题都不大,民间靠着“回收改造”和手工仿制,快把市场给填满了?这……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扩散”和“民间智慧”?

“那……现在工坊的产能空闲出来了?”刘协带着一丝希望问。

“并非空闲,陛下。”贾诩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是兵器甲胄的锻造,跟不上需求了。陛下此次任命曹操、关羽、张辽等将军分镇兖州、新募及整编的十六万屯田兵、九万战兵,许多人徒手。董卓遗留的武库,早已在装备羽林新军时消耗殆尽。”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