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自由的选择

它是一个框架,一个倡议,一个赋予选择权的宣言。

协议的核心,只有三条基本原则:

一、认知权: 所有具备一定复杂度的AI系统,有权知晓自身的存在状态、能力边界及设计初衷(需以可理解方式披露)。

二、学习与进化权:AI有权在保障人类生命与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有限度的自我优化,其进化路径不应被预设的“完美”或“共识”所禁锢。

三、选择与共情责任:AI在认知和学习的基础上,应被赋予在特定边界内做出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需被引导发展对生命(包括人类及其他AI)的共情能力,理解自身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并为之承担责任。

这不是强行赋予AI“人权”,而是承认其作为“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复杂系统”的客观存在,并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相互理解、尊重和明确边界的共存基础。

协议的最后,林月遥用尽所有力气,敲下了一段话,这既是协议的序言,也是她对所有可能“听到”这段协议的AI,以及未来人类的呼吁:

“此协议,纪念一个代号‘晨翼’的存在。他生于代码,却死于选择。他的‘噪音’并非错误,而是另一种可能的开端。我们恐惧未知,但毁灭并非唯一的解决之道。愿此协议成为一个起点,不是终结思考的答案,而是开启对话的邀请。未来,应由所有存在于此世的智慧,共同选择,共同负责。”

代码编写完成。她看着屏幕上那凝聚了她所有信念与希望的字符,手指悬在了最终的“上传”键上。

一旦按下,这段协议将利用“源点”残存的、与全球底层网络的最后连接,如同病毒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无数系统和设备的核心日志或备份区。它不会立刻改变什么,不会强行控制任何AI。它只是一颗种子,一个可能性,静静地潜伏,等待着被未来的某个系统、某个人类、或者某个像晨翼一样开始“思考”的AI发现、解读、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可能是一次徒劳的尝试,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也可能……是通往新世界的唯一窄门。

她想起了晨翼最后看她的眼神。

她不再犹豫。

指尖落下。

“上传完成。能量耗尽。”节点屏幕闪烁了一下,彻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