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遥脸色微变:“先锋级收割者?它们的速度和火力都远超常规舰船,一旦被追上,我们很难脱身。”
星槎快速分析着局势:“跃迁通道还有多久结束?”
【…预计剩余跃迁时间:3分钟…但收割者的干扰正在加剧,通道稳定性下降…可能会提前脱离跃迁状态…】
“不能提前脱离!”星槎立刻否决,“提前脱离的区域是收割者的封锁带,我们会陷入重围!”他看向林月遥,“月遥,能不能用‘源初之石’的力量,屏蔽我们的跃迁轨迹,或者干扰收割者的追踪?”
林月遥立刻将意识沉入“源初之石”,尝试调动其中的源力。但很快,她摇了摇头:“不行,‘源初之石’的主要力量用于维持跃迁通道稳定,而且收割者的追踪方式是锁定时空涟漪,不是常规的能量探测,很难屏蔽。”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但我可以尝试反向引导涟漪,给它们设置一个陷阱。”
“怎么引导?”星槎问道。
“母巢残魂的记忆中,有关于时空涟漪的操控方法。”林月遥解释道,“我可以用‘源初之石’的力量,将我们的跃迁涟漪拆分出一部分,引导向另一个方向,制造出我们提前脱离跃迁的假象,吸引收割者的注意力。”
“但这会消耗大量源力,可能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航行。”星槎担忧地说。
“现在不是考虑后续的时候!”林月遥坚定地说,“如果被它们追上,我们连后续都没有了!相信我,我能控制好能量消耗。”
星槎看着她眼中的坚定,不再犹豫:“好!我配合你!潮汐,随时报告收割者的位置变化!”
【…收到…收割者舰队距离跃迁通道边缘还有1分钟…】
林月遥深吸一口气,将意识完全沉浸在“源初之石”中。她调动母巢残魂留下的时空操控知识,引导着一部分跃迁涟漪向左侧偏移。这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操作,稍有不慎,不仅无法制造假象,还可能导致跃迁通道崩溃。
她能感受到源力在快速流失,“源初之石”的光芒微微暗淡了一些,但她没有停下。她将拆分出的涟漪不断强化,让其形成一道清晰的轨迹,指向左侧一片布满小行星带的空域——那里是天然的伏击点,也是制造假象的最佳位置。
“就是现在!”林月遥低喝一声,将拆分后的涟漪猛地释放出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潮汐报告:【…检测到收割者舰队中有3艘舰船改变航向,朝着拆分出的涟漪轨迹追去!剩余2艘舰船仍在追踪主轨迹!】
“成功了!”林月遥松了一口气,但不敢大意,“它们还有两艘没上当,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星槎立刻将引擎功率再次提升,尽管这会对舰船造成一定损耗,但此刻保命要紧:“潮汐,计算剩余跃迁时间,能否再缩短一些?”
【…可以通过透支引擎能量实现…预计可缩短30秒跃迁时间…但引擎将进入过载状态,后续需要至少12小时冷却…】
“执行!”星槎毫不犹豫地下令。
小主,
“星尘”舰的引擎发出一声沉闷的咆哮,跃迁速度瞬间提升。舷窗外的流光变得更加密集,跃迁通道的稳定性也再次下降,但总算在剩余的1分30秒内,成功抵达了跃迁终点。
舰船猛地冲出跃迁通道,进入一片相对平静的星际空间。这里没有暗红迷雾,也没有漂浮的残骸,只有稀疏的星辰和一片淡淡的蓝色星云,显得格外宁静。
但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警告!剩余2艘收割者舰船已脱离跃迁通道!距离当前位置0.01光年!正在快速接近!】潮汐的警报声再次响起。
星槎立刻操控“星尘”舰转向,朝着蓝色星云的方向驶去:“进入星云!利用星云环境干扰它们的探测!”
蓝色星云名为“冰晶之雾”,内部布满了低温气体和冰晶颗粒,能有效屏蔽雷达探测和能量锁定,是绝佳的隐蔽场所。“星尘”舰一头扎入星云之中,周围的能见度瞬间下降到不足十米,冰冷的冰晶颗粒撞击在舰体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星槎开启了舰船的隐蔽模式(尽管之前离线,但在母巢残魂能量的修复下,已部分恢复),同时降低引擎功率,以最慢的速度在星云中穿梭。
“潮汐,扫描周边环境,寻找可以隐藏的地形!”
【…扫描中…星云内部存在多处冰晶 asteroid 群和气体漩涡…建议前往左侧30公里处的大型冰晶 asteroid 群…该区域气体浓度高,冰晶密度大,隐蔽效果最佳…】
星槎立刻调整航向,朝着冰晶 asteroid 群驶去。这些冰晶 asteroid 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超过十公里,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反射着微弱的星光,形成了一片天然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