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劝说

“爹,我这次回来,是想接您去县里跟我一起住。我一个人在那边,也孤单,您去了,咱们爷俩也能有个照应。”

“不去!”

老蔡头几乎是想都没想,就把手里的烟锅在桌腿上“梆梆”地磕了两下,两个字说得斩钉截铁。

他把头扭向一边,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像一块风干的橘子皮。那股子倔强劲儿,任谁都看得出来。

“为什么不去?”

蔡梅急了。

“我在县里分了房子,虽然不大,但住下咱们俩绰绰有余。你跟我过去,我也能时时刻刻照顾你。”

“我这把老骨头,去了不是给你添乱吗?”

老蔡头梗着脖子,声音也大了起来。

“你现在是国家干部,是吃公家饭的人!我一个乡下老头子,成天跟在你屁股后头,像什么样子?单位里的人怎么看你?人家不得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

他越说越激动,站了起来,在屋里踱着步。

“再说了,姑娘大了,总是要嫁人的!我一个老头子跟着你,哪个好小伙子敢上门?一看你还带着个爹,不都得吓跑了?我不能当你的拖油瓶!我不能耽误你嫁人!”

这话像一根刺,扎在蔡梅心上。她想反驳,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老蔡头见她不说话,又补上一句,这一句像是给他自己下了最后的决心:“还有你弟!这个家,我得为他守着!他将来放假回来,连个家都没有了?他总不能也跟着你去县里吧!他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守着这几间破屋,守着这几分地,等他回来!”

他说完,就搬了条小板凳坐到门槛上,闷着头“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烟雾缭绕着他那张皱巴巴的脸。那架势,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蔡梅彻底没辙了。她知道自己父亲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谁说都没用。她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老蔡头就是一句话:“不去。”最后,她只能求助地看向一直沉默着喝酒的孙大成。

孙大成放下酒杯,走到老蔡头身边,递过去一支烟。

“蔡叔,”

他蹲下来,声音低沉而平稳。

“你先别急着说不去。梅子说得有道理,她一个姑娘家,在县里身边没个亲人,我们也不放心。”

老蔡头没说话,但拿烟的手停顿了一下,显然是在听。

“您老就当是去县里住上一阵子,看看闺女工作的单位,也享享清福。这房子又跑不了,您要是住不惯,随时都能回来”

这话说的实在,老蔡头紧绷的脸松动了一些。

孙大成接着说:“至于蔡头,这事更好办。县里的学校总比镇上的好,让他转学过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对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梅子现在是副局长,在县里说得上话,办个转学还不是一句话的事?等蔡头放假了,你们爷俩再一起回来看看,不是更好吗?”

孙大成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说的都是最实际的问题,一桩桩一件件,都替老蔡头想到了,也把他的顾虑都给堵死了。

老蔡头沉默了,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烟头的火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明明灭灭。他抬起头,看了看孙大成那张诚恳的脸,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期盼的女儿。

过了很久,他才把烟锅在鞋底上磕干净,长长地叹了口气。

“行!听大成的,准没错!”

蔡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她爹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孙大成不过三言两语,就把她这倔得像头牛一样的老爹给说通了。

她看着孙大成那宽厚而沉默的背影,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