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暗物质丧尸的矿坑围猎与暗物质晶核的五元素争夺

暗物质矿坑的入口藏在一片塌陷的陨石撞击区下方,地面覆盖着一层深灰色的粉末,踩上去会留下短暂的脚印,很快又被气流抚平——这是暗物质能量与地表物质长期作用形成的“湮灭尘”,能吸收光线和热量,让周围的能见度不足三米。陆奇将越野车停在撞击区外的一处废弃雷达站旁,掌心的挖宝铲正发出低频率的嗡鸣,四元素纹路(蓝、红、白、紫)被暗物质能量染成一层墨色,屏幕上的能量读数跳动剧烈,却始终无法稳定捕捉矿坑深处的信号——暗物质的“湮灭效应”正在干扰探测,这比之前任何一种环境的干扰都更棘手。

他没有贸然靠近,先做足准备工作。从帆布包里掏出电磁晶核和极地冰核,用挖宝铲变作的“能量融合器”将两颗核心的能量提炼成液态,再混合陨铁粉末,涂抹在三元素抗寒甲的表面,形成一层“反湮灭涂层”——这能暂时抵抗暗物质对能量的吸收,至少能让防护甲的续航时间延长一倍。接着,他将挖宝铲切换成“暗物质探测形态”:铲身展开成蝶形,表面浮现出细密的墨色纹路,通过释放微量四元素能量与暗物质碰撞产生的“荧光反应”,在屏幕上显示出模糊的轮廓,这是目前唯一能捕捉暗物质丧尸踪迹的方法。

准备就绪后,陆奇握着挖宝铲,踩着湮灭尘朝着矿坑入口移动。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湮灭尘下可能藏着废弃的金属碎片或深沟,一旦摔倒,防护甲的反湮灭涂层会与地面剧烈摩擦,加速能量消耗。刚靠近入口,挖宝铲的屏幕突然闪过一道荧光——不是固定的光点,是一道快速移动的墨色轨迹,正从矿坑内部朝着他的方向靠近,速度比电磁丧尸快一倍,显然是“暗物质丧尸”。

这种变异体是目前已知最危险的种类之一:身体能融入暗物质环境,实现近乎完全的隐形,只有在移动或攻击时才会短暂显形;它们的利爪能撕裂金属,且附着暗物质能量,被划伤后伤口会持续“湮灭”,普通药物无法愈合;更棘手的是,它们能主动吸收周围的能量,包括挖宝铲释放的元素能量,一旦能量被吸干,陆奇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陆奇没有躲,反而停下脚步,将挖宝铲切换成“四元素分身形态”:蓝色(水)、红色(火)、白色(冰)三个分身同时显现,分别朝着三个方向移动,释放出稳定的元素能量——这是诱饵,暗物质丧尸对能量的渴望远超活物,分身的能量能吸引它们暴露踪迹。

果然,墨色轨迹突然转向,朝着红色分身的方向冲去。就在它即将接触分身的瞬间,挖宝铲的屏幕亮起强烈荧光——丧尸显形了!它的身体呈半透明的墨色,只有利爪和胸口的暗物质晶核泛着微弱的银光,体型比普通丧尸更纤细,动作却快得几乎出现残影。红色分身瞬间被利爪撕裂,能量化作一团火焰消散,丧尸则因为吸收了火焰能量,身体的透明度降低了几分,胸口的晶核也亮了一瞬。

“就是现在!”陆奇没有犹豫,挖宝铲切换成“四元素融合炮”,炮口聚集着压缩后的四元素能量,对准丧尸的胸口——“砰!”能量束击中晶核,暗物质能量与四元素能量在丧尸体内剧烈碰撞,发出一阵无声的爆炸(暗物质会湮灭声音),丧尸的身体瞬间化为飞灰,只留下一颗绿豆大小的暗物质晶核,落在湮灭尘上,泛着微弱的银光。

陆奇快速上前,将小晶核捡起来——这东西能给挖宝铲补充暗物质能量,是目前唯一的“燃料”。接着,他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另外两只潜伏的暗物质丧尸,确保入口处没有威胁后,才弯腰钻进矿坑。

矿坑内部是一条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壁上布满了能发出微弱荧光的晶体(“荧光晶”,唯一能抵抗暗物质湮灭的物质),借助荧光,能勉强看清前方五米的范围。挖宝铲的暗物质探测屏幕上,墨色轨迹朝着溶洞深处延伸,最密集的区域在溶洞尽头的“暗物质 chamber(密室)”,那里正是暗物质晶核的位置,周围环绕着至少三十道轨迹,还有一道比其他轨迹粗三倍的信号源,显然是“暗物质母丧尸”。

陆奇没有急着深入,而是沿着洞壁缓慢移动,每走几步就用挖宝铲在荧光晶上刻下一道标记——这是为了防止在暗物质干扰下迷路,一旦遭遇危险,能顺着标记快速撤离。途中遇到几只躲在荧光晶后的暗物质丧尸,他没有硬拼,而是让白色分身(冰元素)释放寒气冻结荧光晶,引发小规模的晶体坍塌,将丧尸暂时困在碎石下,再用四元素融合炮补射,避免浪费过多能量。

走了约莫一小时,溶洞突然转向下行,进入一处巨大的地下 chamber。 chamber中央的高台上,悬浮着一颗篮球大小的墨色晶体,周围环绕着淡淡的银色光晕,正是“暗物质晶核”——它的湮灭效应极强,周围五米内没有任何荧光晶,只有裸露的岩石,且岩石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痕,显然是被暗物质长期侵蚀的结果;高台周围的地面上,十几只暗物质丧尸正趴在岩石上,身体几乎与暗物质环境融为一体,只有胸口的小晶核泛着微弱的银光;而 chamber的顶部,一只体型比普通丧尸大五倍的暗物质母丧尸正悬挂在岩石穹顶,它的四肢是半透明的墨色触须,胸口的暗物质晶核比普通丧尸大十倍,正缓慢地吸收着 chamber内的能量,周围的空气都因为湮灭效应而微微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