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陪老妈去看姥姥

陆寒跟陆老实说了声“爸,我们走了”,便驾着牛车出了院门。门口的婶子大娘们又围上来,问去哪。赵秀兰强打起精神回答:“回娘家,我妈身体不好,去看看。”

说话间,牛车已经走出老远。陆寒赶着车,赵秀兰坐在旁边,眼神望着前方,思绪飘回了娘家——青牛村和靠山村同属清水镇,距离不算远,赶牛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她兄弟姐妹四个,大哥赵永刚,二哥赵永强,小妹赵四凤。大哥家有一儿一女,儿子赵海涛二十四岁,已经结婚了;女儿赵红梅,跟陆寒同岁,十七了,性子腼腆,去年还来靠山村住过几天。二哥家两个儿子,赵江河二十二,赵海清二十,都是壮劳力,常年在大队干活。小妹赵四凤嫁去了仓州市,姨夫是青牛村早年搬迁出去的,听说在城里过得不错,就是回来的少。

“妈,姥姥平时身体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陆寒打破沉默,问道。

赵秀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去看了再说。

陆寒心里沉甸甸的,原主跟姥姥感情很深,小时候常去青牛村住,姥姥总把舍不得吃的糖给他留着。他暗暗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想办法治好姥姥——空间里的灵泉水能强身健体,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牛车走了快一个小时,陆寒抬手看了看手表,下午两点五十了。远处的青牛村渐渐清晰起来,村子比靠山村还破旧,土坯房歪歪扭扭,路边的玉米地长得稀稀拉拉,一看就是收成不好。

“前面左拐,就是你大舅家了。”赵秀兰指着前方说。

陆寒赶着牛车拐进一条窄窄的土路,路两旁的杂草快有半人高。又走了几分钟,终于到了大舅赵永刚家门口——是个破旧的单扇木门,门板上裂着缝,牛车根本进不去。陆寒只好把车停在门口,提起两个布袋,扶着老妈走进院门。

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人走动,只有几只鸡在地上啄食。陆寒跟着赵秀兰直接走进堂屋,一股浓重的草药味扑面而来。炕上铺着破旧的褥子,赵老太躺在上面,脸色蜡黄,双眼紧闭,呼吸微弱。炕边上,大舅赵永刚和二舅赵永强坐在小板凳上,眉头紧锁;后面站着个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双手紧张地扒拉着辫梢,正是大舅家的女儿赵红梅。

听见脚步声,赵永刚和赵永强同时抬起头,看见陆寒和赵秀兰,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赵永刚声音沙哑:“秀兰,你来了。

赵红梅也认出了陆寒,眼神里闪过一丝羞涩,小声喊了句:“表哥。”

陆寒点点头,目光落在姥姥身上,心里一揪——曾经那个能背着他跑的老人,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连呼吸都那么轻。他放下布袋,走到炕边,轻声喊:“姥姥,我是小寒,我来看您了。”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看陆寒,半天才到,是小寒啊?你晚上别走,姥姥给你做好吃的。

这时老妈走了过来,拉着姥姥的手道,妈,我是秀兰,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陆寒在一边说道,妈,您先别激动,我先给姥姥看看,说着手指就搭在姥姥手腕脉搏处,脉搏十分微弱,身体极度消瘦,四肢纤细如柴,肋骨根根分明,脸颊深深凹陷,皮肤失去光泽,呈现出一种蜡黄或青灰的病态颜色。应该是缺乏蛋白质和脂肪,皮下组织几乎消失,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张皮裹着骨头,从表象和脉搏来看,这是经常挨饿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