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重新出山

蒙恬吐了口嘴里的沙子,满不在乎地说:“怕啥,这才刚开始,等见到匈奴,我让他们知道咱们大秦的厉害!”

整顿好队伍后,大军继续前行。没走多远,就发现前方有一条河流拦住了去路,河水湍急,河面还没有桥梁。

王贲皱着眉头说:“这下麻烦了,怎么过河呢?”

蒙恬眼睛一亮,指着河边的树林说:“有了!咱们砍树做木筏,不就能过河了?”

说干就干,蒙恬一马当先,抄起斧头就冲向树林,嘴里还喊着:“弟兄们,看我的,砍树我最在行!”结果没砍几下,斧头就被卡在树干里,怎么拔都拔不出来,他憋得满脸通红,引得周围士兵一阵哄笑。

王贲走过去,笑着打趣:“得了吧,蒙恬,还是让专业的来。”说完,他指挥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有序地砍伐树木,不一会儿就砍倒了一大片。

众人齐心协力,将树干捆绑在一起做成木筏。可当第一个木筏下水时,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得直打转,差点散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可不行,水流太急了!”李信看着河里的木筏,眉头紧皱。

这时,一个小兵怯生生地站出来说:“将军,咱们可以在河两岸钉上木桩,用绳索把木筏连起来,做成浮桥,这样就能安全过河了。”

李信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钉木桩,有的编绳索,忙得热火朝天。蒙恬也不甘示弱,抢着搬木桩,嘴里嘟囔着:“刚才砍树出丑了,这次可不能掉链子。”

经过一番努力,浮桥终于搭建完成。大军小心翼翼地踏上浮桥,缓缓过河。就在最后一名士兵即将踏上对岸时,突然,一只巨大的水獭从河中窜出,一口咬住了浮桥的绳索。

“哎呀,这是什么怪物!”士兵们吓得惊声尖叫。

蒙恬反应迅速,抽出佩剑,朝着水獭砍去:“看我不收拾你这捣乱的家伙!”水獭灵活地一闪,躲开了蒙恬的攻击,还在水里得意地游来游去,似乎在挑衅。

王贲急中生智,捡起一块石头,朝着水獭砸去。“啪”的一声,正好砸中了水獭,水獭吃痛,松开绳索,潜入水底消失不见了。

“好险啊!”众人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河。李信看着对岸,感慨道:“这一路还真是状况百出,不过,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大军稍作休整,继续朝着目的地进发。没走多远,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声音空灵动听,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蒙恬一脸疑惑:“这荒郊野外的,怎么会有笛声?难道是有埋伏?”

蒙恬一挥手,示意士兵们保持警惕,缓缓朝着笛声传来的方向靠近。待走近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闭着眼,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身旁还跟着一只瘦骨嶙峋的山羊。

“喂,老头!你是谁?为何在此吹笛?”蒙恬扯着嗓子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警惕。

老头慢悠悠地睁开眼,瞧了瞧蒙恬,又看了看身后的大军,不紧不慢地说:“我不过是个牧羊人,在此处讨生活罢了,几位将军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信走上前,礼貌地拱手道:“老人家,我们奉陛下之命,前往边境,帮东胡和月氏复国。”

老头听了,呵呵一笑:“复国?谈何容易啊。这一路上,不仅有恶劣的天气,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就说这附近的山林里,就藏着一群山匪,专劫过往的商队和路人。”

蒙恬一听,不屑地哼了一声:“山匪?正好,拿他们练练手,让他们知道我们大秦士兵的厉害!”

老头却摇了摇头:“这些山匪可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他们熟悉地形,神出鬼没,要是贸然行动,恐怕会吃大亏。”

王贲皱着眉头问:“那依老人家的意思,我们该如何是好?”

老头神秘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破旧的地图:“我这儿有张地图,标注了这一带的地形和山匪的巢穴,或许能帮到你们。不过……”

“不过什么?老人家尽管开口。”李信连忙说道。

“不过,我这山羊最近生病了,我想请几位将军帮忙找些草药来,治好它的病。”老头指了指身旁的山羊。

蒙恬一听,哭笑不得:“就为了这事儿?行,没问题!弟兄们,去找草药!”

士兵们立刻分散开来,在山林里寻找草药。不一会儿,就有人找到了老头要的草药。

老头接过草药,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地图递给李信:“几位将军,拿好这地图,希望能助你们一臂之力。”

李信接过地图,再次向老头道谢。就在大军准备离开时,蒙恬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问:“老人家,您笛子吹得这么好,能不能再给我们吹一曲,就当是给我们送行啦。”

老头哈哈一笑,又拿起笛子吹奏起来。那悠扬的笛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为大军的征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

笛声袅袅,伴随着大军前行,直到那声音渐渐消失在远方。李信展开老头给的地图,和蒙恬、王贲仔细研究起来。

“看这儿,山匪的巢穴在这山谷之中,易守难攻。”李信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说道。

蒙恬摩拳擦掌:“管他易守难攻,咱们直接杀进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王贲却摇头反对:“不可,老头说了他们熟悉地形,贸然进攻损失肯定不小。咱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

三人正讨论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几个士兵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那人被押到李信面前时,吓得浑身直哆嗦。

“将军饶命啊,我只是个路过的猎户,不是山匪!”那人哭喊道。

蒙恬围着他转了一圈,上下打量:“猎户?大白天的躲在树林里,鬼鬼祟祟,肯定有问题!”

猎户连忙解释:“我是听说这一带有军队经过,害怕被误伤,所以才躲起来的。”

李信见他不像说谎,便和声问道:“你既然是猎户,那这附近的地形你可熟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猎户一听,连忙点头:“熟悉熟悉,这方圆百里的山山水水,我闭着眼都能走。”

蒙恬眼睛一亮,一把抓住猎户的胳膊:“太好了!那你给我们讲讲,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山匪的巢穴。”

猎户面露难色:“将军,这山匪可凶残了,我要是帮了你们,他们肯定不会放过我。”

王贲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在猎户眼前晃了晃:“只要你帮我们,这银子就是你的,而且我们保证,灭了山匪后,没人知道是你帮的忙。”

猎户盯着银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行,既然几位将军这么说,那我就拼了!这山匪巢穴后面有一条隐秘的小路,平时他们都不设防,从那儿可以绕到他们后方。”

众人听了,都大喜过望。李信当即下令,让一部分士兵佯装正面进攻,吸引山匪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则跟着猎户,从后山小路悄悄包抄。

战斗打响,正面进攻的士兵们呐喊着冲向山匪巢穴,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山匪们果然中计,纷纷涌出巢穴迎战。

而此时,蒙恬带着包抄的队伍,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进。突然,走在前面的猎户不小心踩到一根树枝,“咔嚓”一声,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

蒙恬心里“咯噔”一下,低声骂道:“坏了!”

蒙恬这一嗓子差点没把自己给呛着,他死死地瞪着猎户,那眼神仿佛在说“你要是把事儿搞砸了,看我怎么收拾你”。猎户吓得脸色煞白,哆哆嗦嗦地摆手,示意大家千万别出声。

好在山匪们被正面战场的喊杀声吸引,并没有察觉到这边的动静。蒙恬长舒一口气,挥挥手让队伍继续前进。可没走几步,前方又出状况了。一条巨大的蟒蛇横在路中间,吐着信子,虎视眈眈地盯着众人。

一个小兵吓得差点叫出声,赶紧捂住自己的嘴。蒙恬眉头紧皱,抽出佩剑,心里想着:“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先是猎户差点暴露,现在又来条蟒蛇挡道,今天可真是诸事不顺!”

就在蒙恬准备硬着头皮和蟒蛇干一架的时候,猎户突然冲上前,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嘴里念念有词。神奇的是,蟒蛇居然慢慢扭动着身子,钻进了旁边的草丛里。

蒙恬惊讶地看着猎户:“你这家伙,还有这本事?”

猎户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在这山林里生活久了,知道些和野兽打交道的法子。”

蒙恬拍拍猎户的肩膀:“行啊,这次多亏了你,等打完这仗,还有重赏!”

终于,他们顺利绕到了山匪后方。蒙恬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山匪巢穴。山匪们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

有个山匪头目还想负隅顽抗,提着大刀朝着蒙恬冲过来,嘴里喊着:“哪里来的毛头小子,敢来坏我们的好事!”

蒙恬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轻松躲过攻击,然后一脚踢在山匪头目腿上,山匪头目“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蒙恬踩在他背上,得意地说:“就凭你,也想和我斗?赶紧投降,饶你不死!”

山匪头目吓得连连求饶,其他山匪见老大都被制服了,也纷纷放下武器。

这场战斗就这样轻松结束了。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胜利。蒙恬看着被押解的山匪,笑着对李信说:“看来咱们这一路虽然波折不断,但运气还不错,接下来,就该去找匈奴算账了!”

李信点点头,看着远方,眼神坚定:“没错,收拾完这些小喽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解决完山匪,大军继续开拔。没走多远,天边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瞬间将众人淋成了落汤鸡。

蒙恬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抱怨:“这鬼天气,怎么说变就变!早知道带把大伞了。”旁边的士兵们听了,忍不住偷笑。

王贲无奈地说:“别抱怨了,先找个地方避雨要紧。”

众人在雨中艰难前行,好不容易发现前方有个废弃的破庙。李信大手一挥:“弟兄们,去那儿避雨!”

士兵们一窝蜂地冲进破庙,顿时里面挤满了人。可这破庙年久失修,四处漏雨,大家只能你挤我、我挤你,尽量找个干爽点的地方。

蒙恬找了个角落刚坐下,就感觉屁股底下湿漉漉的,他跳起来一看,原来是个水坑,气得他直跺脚:“这什么破庙,连个安稳坐的地方都没有!”

这时,一个士兵从角落里翻出一尊破旧的佛像,兴奋地说:“将军,这佛像后面好像有个暗格!”

众人一下子围了过去,李信上前查看,用力一推,暗格缓缓打开,里面露出几个陈旧的箱子。打开箱子,众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

蒙恬眼睛放光,伸手就要去抓:“哈哈,这下咱们发财了!”

李信连忙拦住他:“蒙恬,这是不义之财,咱们是大秦的军队,不能拿百姓的东西。”

蒙恬不情愿地缩回手:“不拿白不拿,这么多宝贝呢。”

小主,

王贲在一旁劝道:“李将军说得对,咱们肩负着复国重任,不能因小失大。这些财宝说不定是以前被山匪抢来藏这儿的,等雨停了,咱们把它交给当地官府,让他们物归原主。”

蒙恬嘟囔着:“好吧好吧,真扫兴。”

雨停之后,大军离开破庙,继续赶路。没走多久,远远就看到了匈奴的营帐。

蒙恬兴奋地搓着手:“终于到了,匈奴人,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李信神色凝重,开始部署作战计划:“蒙恬,你带一队骑兵从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主力;王贲,你带弓箭手绕到侧翼,找机会放箭;我带精锐部队从后方突袭,咱们一举拿下他们!”

三人领命,各自行动。蒙恬骑着高头大马,冲到阵前,扯着嗓子大喊:“匈奴的胆小鬼们,出来受死!”

匈奴人被蒙恬这一嗓子喊得炸开了锅,营帐里瞬间涌出一群手持弯刀、满脸凶悍的骑兵。他们看着蒙恬,就像看着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嗷嗷叫着冲了过来。

蒙恬却一点不慌,嘴角勾起一抹坏笑,回头大喊:“弟兄们,表演开始,跑起来!”只见大秦的骑兵们整齐划一地掉转马头,开始狂奔,一边跑还一边朝着匈奴人做鬼脸,气得匈奴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嘴里骂骂咧咧,那场面就像一群被惹毛的公牛在追着调皮的斗牛士。

王贲这边,带着弓箭手悄悄绕到侧翼,找了个绝佳的位置埋伏好。他看着前方尘土飞扬,知道蒙恬已经成功吸引了匈奴人的注意力,便下令:“准备放箭!” 弓箭手们拉满弓弦,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就在匈奴骑兵追得正起劲的时候,王贲大喊一声:“放!” 万箭齐发,如雨点般朝着匈奴骑兵射去。匈奴人猝不及防,瞬间倒下一片,剩下的人吓得纷纷勒住缰绳,乱作一团。

而此时,李信带着精锐部队已经悄悄摸到了匈奴的后方。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营帐,就在匈奴人忙着应付前面的攻击时,李信一声令下:“冲!” 大秦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营帐,喊杀声震耳欲聋。

匈奴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三面夹击打得晕头转向,完全不知道该先对付哪一边。有个匈奴小头目,慌乱中抓起一把弯刀,闭着眼睛乱挥,结果不小心砍到了自己的马屁股,马受惊后撒腿就跑,把他颠得七荤八素,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摔了个狗啃泥。

蒙恬看到这一幕,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家伙比我还会搞笑,今天可真是开了眼了!” 说完,他又挥舞着长枪,朝着匈奴人冲了过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匈奴人终于支撑不住,纷纷跪地投降。李信站在营帐前,看着这场胜利的成果,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旗开得胜,接下来,就是帮东胡和月氏复国了。”

蒙恬擦了擦脸上的血,兴奋地说:“太痛快了!不过,复国肯定也不容易,说不定还有更搞笑的事儿等着咱们呢!”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战场上回荡,仿佛在宣告着大秦军队的无敌和自信。

大军押着俘虏继续前行,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东胡国的残余势力。这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大秦军队,吓得纷纷躲到了树林后面。

蒙恬策马向前,扯着嗓子喊道:“别怕,我们是大秦派来帮你们复国的!”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他叫阿古达,是东胡国的一名小部落首领。阿古达看着蒙恬,满脸怀疑:“真的吗?你们真能帮我们复国?”

蒙恬拍着胸脯保证:“当然,我们大秦皇帝陛下有令,一定会帮你们重建家园!”

阿古达听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太好了!我们终于有希望了!” 其他东胡人也纷纷围了过来,对着大秦军队又是磕头又是作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大家准备商讨复国大计的时候,一只兔子突然从草丛里窜了出来,正好撞在了阿古达的腿上。阿古达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吓了一跳,身子一歪,直接掉进了旁边的泥坑里,溅起一片泥水。

蒙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阿古达,你这是和兔子较上劲了啊!” 士兵们也跟着哄堂大笑。

阿古达从泥坑里爬起来,满脸尴尬,挠挠头说:“这……这兔子太调皮了。”

李信笑着走过去,递给他一块布:“阿古达,先擦擦吧。咱们言归正传,你给我们讲讲匈奴是怎么灭了你们东胡国的,还有现在你们的势力分布情况。”

阿古达一边擦着身上的泥,一边说道:“匈奴太凶残了,他们突然袭击,我们根本来不及抵抗。现在我们的族人分散在各个山林里,靠打猎为生,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听完阿古达的讲述,李信和蒙恬、王贲商量了一番,决定先帮东胡人找到失散的族人,然后再重建城池。

在阿古达的带领下,大秦军队开始在山林里寻找东胡人的踪迹。找着找着,他们发现了一个山洞,里面隐隐传来说话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蒙恬兴奋地说:“肯定是东胡人的藏身之处!” 他率先冲了进去,结果一脚踩在了一块圆溜溜的石头上,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直接摔了个“嘴啃泥”。

山洞里的东胡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纷纷拿起武器。等看清楚是大秦军队后,才松了一口气。

蒙恬从地上爬起来,揉着摔疼的鼻子,嘟囔着:“这破石头,差点要了我的命!” 士兵们又是一阵哄笑,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大部分东胡族人。看着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李信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帮他们重建家园。

然而,就在准备重建城池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缺少建筑材料。附近的山林树木稀少,根本不够用,这可把众人难住了。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蒙恬一拍脑袋,突然想起什么,指着远处一片荒芜之地说:“我记得之前路过一片废弃的营地,那里好像有不少木料,说不定能派上用场!”李信眼睛一亮,当即派他带一队人马去搬运。

蒙恬领命而去,一路哼着小曲,到了废弃营地。士兵们正准备动手搬运,却发现木料被一群大蚂蚁“占领”了,密密麻麻的蚂蚁爬满了木头,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蒙恬皱着眉头,嫌弃地说:“这些小虫子凑什么热闹!都给我把蚂蚁赶走!”士兵们纷纷拿起树枝、扫帚,对着蚂蚁一阵乱挥,可蚂蚁越赶越多,怎么都赶不走。

这时,一个士兵灵机一动,从旁边找来一些干草,点起火堆,打算用烟熏走蚂蚁。谁知道,这烟不仅没把蚂蚁熏走,反而让风把火星吹到了旁边的木料堆上,“轰”的一下,燃起了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