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缘由

虞南风微微一笑,不再在这话题上多言:“请陛下上座,臣有话要说。”

宣帝虽不解,还是坐回御座。就在此时,虞南风脸上的笑容已然尽敛,神色肃然,不再称陛下为“大郎”,而是振振有词地问道:“陛下还记得前朝丝绸缠树的典故吗?”

宣帝一怔,随即立刻坐直身子,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清楚,这是要开始劝谏了。

丝绸缠树说的是前朝殇帝在位时,西域与草原使者到访东都洛阳,炀帝为显气派、威慑藩国,大肆铺张,竟命人用丝绸缠绕树木,以此彰显前朝富裕。

前朝炀帝是亡国之君,自然成了反面典型,他的所作所为,都要被拉出来批判,引以为戒。

但凡劝谏,总爱提及炀帝。宣帝自认勤政为民,实在不解虞南风为何要将他与那殇帝相比,只得和颜悦色地问:“朕自然知晓,虞公何出此言?”

虞南风长叹一声:“臣当年就在洛阳,亲眼目睹了那奢靡一幕。彼时东都洛阳何等富丽堂皇,可这也为覆灭埋下了祸根啊!今日臣从东都返回长安,刚入城,就在太平坊见到了相似的景象。”

一旁的萧靖远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并未作声。

宣帝闻言,惊得猛地站起,蹙眉道:“虞公莫不是看错了?朕何时让人用丝绸缠树?这般奢靡荒唐之事,朕怎会去做!”

天地良心,这简直是栽赃污蔑,他绝非殇帝那般荒唐之人!

“陛下的确未曾用丝绸缠树……”虞南风语气淡然,顿了顿,取出一张白纸,反问道,“敢问陛下,此纸的价值,是否与丝绸不相上下?”

宣帝一头雾水,给了思无量一个眼色。思无量会意,接过纸,瞳孔一缩,神色古怪地呈给宣帝。

宣帝接过纸,依旧满是狐疑,可当目光落在白纸下方那行若有若无的黑色小字上时,他猛地一怔,难以置信地看向正等着他回应的虞南风,又瞥了眼一旁憋笑的萧靖远,下意识想笑,却又很快憋住,神色古怪又纠结。

见君臣二人这般挤眉弄眼,宣帝更是一副想笑又强装严肃的模样,虞南风心头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