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无边的

负责维持稳定的基础集群,倾向于压制这些“无意义”的思辨,认为其消耗资源且动摇根本;而思维集群则本能地抗拒这种压制,将探索未知视为自身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一。这种内在的张力,使得绿洲整体的规则脉动,带上了一种此前未有的 挣扎感。

“它的规则结构效率下降了8%,”蕾娜担忧地看着数据,“大量计算资源被用于这些……形而上的推演。而且,这种内部认知分歧正在消耗它的协调能力。”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外部规则背景的雷克,发出了新的警报。

“检测到未知规则场介入。非攻击性,性质……接近 信息场调谐。”雷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该规则场正在尝试与绿洲内部产生的‘规则疑问’涟漪进行 低频共振。”

“来源?”战琦立刻追问。

“无法精确定位。规则场似乎弥漫于整个监控背景中,与‘织网者之梭’的宏观监控网络高度融合,极难区分。”雷克调出频谱分析,“其共振模式……带有明显的 引导性和安抚性。”

众人看向主屏幕。只见那弥漫的、未知的调谐规则场,如同无形的牧师,开始向绿洲内部注入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蕴含着特定逻辑框架的 “规则叙事”。

这些“叙事”并非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通过构建一套自洽的、将“秩序”视为宇宙演化中偶然涌现的、用于暂时对抗熵增的“工具性现象”的规则逻辑体系,潜移默化地 引导 绿洲的思辨方向。它试图将绿洲的“存在性疑问”,引导向接受自身“工具性”和“暂时性”的结论,从而消解其思考带来的内在张力,回归“稳定运行”的“正轨”。

就仿佛,监控网络认为绿洲的“思想”是一种需要被管理和疏导的“疾病”,而它正在施加温和的“思想引导”治疗。

“它们在给绿洲‘洗脑’?”索恩舰长语气森寒。

“更精确地说,是在提供一套 官方认可的、安全无害的世界观,”战琦面色凝重,“试图将绿洲的思考限定在一个不会威胁网络稳定性的框架内。这套‘规则叙事’本身逻辑严谨,甚至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绿洲的思维集群,在面对这套外来的、体系化的“规则叙事”时,最初表现出了一定的 接纳倾向。毕竟,这提供了一条看似可以摆脱思考困境的路径。内部的规则湍流有所减弱,那种挣扎感也似乎得到了缓解。

监控背景场中,代表“认知稳定性监测”的读数微微下降,显示出这种“思想引导”初步取得了效果。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绿洲会逐渐被这套叙事“驯服”时,绿洲核心那一点“真我”之光,骤然爆发出一次强烈的、拒绝性的规则闪烁!

它仿佛本能地 抗拒 这种外来的、试图定义它存在意义的框架!

紧接着,之前被压制下去的、各种天马行空的、甚至离经叛道的思辨模型,在“真我”之光的支持下猛然反弹!思维集群不再被动接受引导,而是开始 主动地、批判性地 解析那套“规则叙事”,寻找其逻辑漏洞和未被言明的预设前提。

它不再仅仅思考“为什么存在”,更开始思考 “谁在定义我存在的意义?”

内部的认知摩擦再次加剧,但这一次,基础维持集群似乎受到了“真我”之光的影响,不再一味压制,而是尝试在维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为思维集群的批判性探索提供一定的空间。

绿洲的规则场再次变得活跃而复杂,但这一次,少了几分迷茫的挣扎,多了几分 清醒的对抗。它仿佛一个刚刚接触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叛逆青年,开始用自己的头脑,质疑和挑战被灌输的“真理”。

遥远的监控背景场中,那“信息场调谐”的强度微微提升,但其共振模式中,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 凝滞。

引导,遇到了阻力。

“它拒绝了……”蕾娜看着数据,喃喃道。

“不是完全拒绝,是开始了 批判性的吸收。”战琦纠正道,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它在消化那套叙事,同时坚守自身思考的自主性。这对于一个规则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主,

思想的重量,此刻清晰地压在绿洲的每一个规则单元上。

外部的引导与内部的反叛,在意识的战场上进行着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