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色淡然,气息深藏不露,恍若藏锋之剑,虽不显锋芒,却自有威势。他略一凝神,神识扫过全院,便察觉到两女仍在闭关中,她们所在的楼阁灵气弥漫,想来短时间内尚不会出关。
而在院中石桌旁,韩猛正一脸苦恼地坐在椅上,一手托腮,一手揉着头发,眉头紧锁,神情郁郁不展。石头则乖巧地站在一旁,神色认真,眸光澄澈,宛如正在聆听训导的小徒。
张炀见状,不由轻笑,目光落在石头身上时,心神微震——只觉其体内灵息凝实,丹田灵力沉稳流转,赫然已非昔日练气修士,竟然已然踏入筑基境界!
“哦?竟已筑基。”张炀心中一喜,脸上浮现欣慰之色,随即步至二人面前,语带笑意地问道:“韩道友,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韩猛闻声回神,抬眼一看,不由眼前一亮,顿时如释重负般叹了口气,道:“杜道友,你总算出关了。”
他苦笑着摆了摆手,一副投降模样:“你这弟子石头,前些日子悄无声息地突破到了筑基境,韩某本还替他高兴,哪知这小子随后就跑来问我,筑基之后该选什么功法主修。”
说到此处,韩猛摊了摊手,无奈道:“我探查过他体质,竟是五行杂灵根……此种灵根资质简直有些差强人意啊。功法选得不好,只怕将来路途坎坷。韩某虽通炼器之道,但在功法传承上所知有限,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指点。你既是他师父,这事自然还是你拿主意的好。”
张炀听罢,目光温和地望向石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石头,做得不错。”
石头被夸得有些羞涩,耳根泛红,小声道:“师尊,我只是按照您以前教的,一步步打稳根基,前些日子感觉练气已圆满,便闭关冲击筑基……用了四颗筑基丹,才勉强筑成。”
张炀闻言轻轻颔首,语气平和而坚定:“筑基丹是外物,用几枚并不重要。能筑基,才是关键。”他顿了顿,眸光微亮,继续道:“既然你已顺利筑基,那稍后为师便传你的那门秘术,如今也是时候修炼那道秘术了。”
石头闻言眼中露出振奋之色,躬身行礼:“弟子多谢师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炀微微颔首,随即眸光柔和地望向石头,语声低缓道:“如今你已迈入筑基之境,也不能再像孩提那般唤你‘石头’来‘石头’去了。之前为师曾为你取名‘石中玉’,如今便以此为名号,日后行走修真界,也好有个正名。”
石头挠了挠脑袋,神情憨厚,讷讷地笑道:“师尊还是唤弟子‘石头’吧,听着顺耳。”
韩猛一听,忍不住朗声大笑,随手拍了拍石头肩膀,笑着打趣道:“你是真石头,脑袋都拎不清了。你师尊的意思,是日后你出门在外、拜山过宗,还是用‘石中玉’这正名。‘石头’嘛,就留在小院里给我们喊喊就成。”
石头闻言,抬眼看了张炀一眼,又回头瞥了韩猛一眼,挠着头“嘿嘿”一笑:“弟子知道了。”
张炀神色一敛,语气亦变得郑重:“你可还记得,当年在昭平城中,我们机缘巧合获得的那块残玉?”
石中玉神色一肃,点头应道:“弟子记得。”
张炀点头,继续道:“那残玉之中,刻录有一部上古功法,名曰《五行归元诀》。此诀专为五行灵根而设,讲究五行合流,灵气归一。你是五行灵根,正与之契合。只不过——此诀残缺,仅存前两层,修炼至结丹圆满便已终止。”
他望着石中玉的眼睛,语气缓缓而沉:“若你选择此功法,修炼将极为迅速,筑基、结丹一路平坦。但也意味着,至结丹圆满之时,便再无路可走。”
话音一落,韩猛面色凝重,沉声说道:“小石头啊,修炼之道岂能只顾眼前?虽说这《五行归元诀》与你资质灵根匹配,但终究是残缺之物。等你修至结丹巅峰,却无后续功法,那时再求转修他法,必损根基,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