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瞬,混沌之光中浮现出一个微缩的张炀虚影,双目紧闭,面容肃然。那是他以精气神凝聚的元婴雏形。
灵星道人在不远处看得目光炯炯,低声喃喃道:“好小子……这就凝结元婴了?”
随着时间推移,元婴雏形逐渐凝实,虚影的皮肤仿佛由晶莹的琉璃铸就,体内隐有雷光闪动,血脉之力如潮汐般流淌。待到最后一缕灵光被吸纳,元婴双目缓缓睁开,一抹凌厉的光芒瞬间冲破丹田,如同破晓之日,照亮周身。
张炀猛然睁开眼,体内元婴与本体气机合一,四周天地灵气被牵引而来,在他周身汇聚成一层层肉眼可见的灵雾。
此刻张炀周身气息深不可测。已然是货真价实的元婴修士。
张炀体内元婴与本体气机彻底合一后,那股磅礴如潮的力量在经脉间奔腾不休,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能牵动天地灵机的共鸣。
他并未急着起身,而是盘膝坐下,双手自然垂放膝前,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体内。
元婴端坐在识海深处,双目微阖,四周无数细微的符文、灵光、血脉之线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奥妙无比的运转体系。张炀细细感悟,只觉天地间的灵气脉络清晰如画,甚至连远处虚空中微不可察的灵机波动,都能分辨其冷热缓急。
这是此前金丹境界所无法企及的广阔视野,也是元婴境界最直接的蜕变。
一旁的灵星道人静静看了他片刻,眼底闪过一抹满意的笑意。
“这小子……当真不凡啊。”他心中暗道。
随即,他袖袍一拂,悄然转身离去,脚步轻若无声。
他明白,稳固元婴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张炀此刻正处在最关键的感悟阶段,任何外物打扰都可能影响根基。而他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校准那座传送阵。
如今张炀已经顺利凝结元婴了,想必到时候稳固好境界,就急着回返北地修真界,自己可不能偷懒啊,还得抓紧时间将两地的传送阵校准好。
数年之后,张炀已将元婴境界稳固,体内天雷余威亦尽数抹去。而自身的穴窍也因为天雷淬炼,也早已拓展到一百零八处,肉身之坚,几近臻于化境。
这日,张炀从紫宸殿外起身,步伐沉稳,直接来到灵星道人处。只见灵星道人依旧伏在传送阵旁,沉心调校阵法,神情如初般寂静。
张炀走近,灵星道人仍未察觉。他轻轻呵呵一笑,道:“前辈,小子如今已将境界巩固完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星道人缓缓抬眼,见是张炀,不禁啧啧低叹一声。
张炀嘿嘿一笑,问道:“前辈可知,当日小子凝结元婴,为何天雷竟是三道?”
灵星道人撇撇嘴,淡淡道:“你小子古怪,吾又岂能尽知天下万事?你以为吾是万事通?”
张炀神色微沉,追问道:“连前辈也不知?难道以前从未有人族修士遇过这般雷劫?”
灵星道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人族之中,吾从未听闻有修士在凝结元婴时遭遇三道雷劫。不过……”
张炀眉头一挑,连忙问:“不过?前辈请直言。”
灵星道人目光沉重,缓缓吐出一句话:“不过,妖族之中,凡突破四阶妖王境界者,皆需经受三道天雷。”
张炀愣了一瞬,随即反问:“为何会如此?前辈难道怀疑小子是妖兽?小子可是正儿八经的人族啊!”
灵星道人轻轻摆手,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吾自然清楚你是人族。不过,你所遭遇的雷劫,却与妖族同出一源。你可知,人族或其他种族在突破元婴之时,一直都是只需渡一道雷劫,而唯有妖族需要三道。而当突破化神之时,其他种族亦只需三道雷劫,而妖族却需六道。”
张炀心中微动,唇角微抿,似有所悟,又似暗暗生出几分疑惑。
张炀闻言,神色微微一变,心中隐隐涌起一股不安之感。“三道雷劫……六道雷劫……”他喃喃低语,似乎在咀嚼这背后的深意。
灵星道人却继续说道:“妖族之所以如此特殊,据传是因为天道不喜妖族。所以才这般针对妖族。正因如此,他们每一次境界的蜕变,都会引来更为猛烈的天威洗礼考验。你这次凝婴遭遇三道天雷,虽说只是现象相似,但其本质……恐怕与妖族一般,与那天道有所关联。具体来说也许与你的体质、血脉、修行之法,甚至某些你自己都不清楚的机缘有关。”
张炀沉默良久,忽然想到了唯一能够解释的便是自己的体质原因了。随后抬头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自嘲:“看来,小子这一身怪事,怕是还要继续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