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水云宗之难

玄青录 千木啊 2480 字 6天前

孙不悔此刻再度上前一步,躬身而立,语气坚定如铁。

“师叔,如今情势已明。我水云宗上下,无论如何,绝不会让您嫁入吴家!若真如此,弟子宁愿死战,也不愿眼睁睁看宗门被毁!”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但若我宗拒婚,吴家必起征讨之兵。到时三位真君压境,我宗必陷死局。若要破此局——唯有一途。”

他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道:“回归长青宗!”

“如今我张师叔威名震天下,天下修士皆知长青宗大势已成。只要我水云宗回归长青宗门下,哪怕吴家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轻易出手!”

他的声音震得殿中灵焰微晃,众人神情纷纷一动。

万真君垂眸,眼中光影复杂。她如何不知孙不悔之言句句属实?

只是——当年她亲自派薛雪前往曲阳国,在众人面前言明与长青宗断绝关系。

如今再去“回归”,无异于当众扇自己的脸。

她沉默良久,低声道:“若我水云宗今日再投长青宗,天下修士皆要笑我宗反复无信。而且就算吾等不介意外界修士看法,那长青宗可能接受吾等回归之意?”

薛雪此刻微微一叹,扭头看向孙不悔,唇角动了动,似想说什么。

孙不悔却已明白她心意,轻咳一声,上前半步,朗声说道:“万师叔,师侄早年曾得张师叔照拂,彼此也算有旧情。若师叔愿意,弟子愿亲自前往曲阳国,请见张师叔,为宗门求一个重新回归的机会。”

他语气诚恳,神色坚毅。

“毕竟,不论我们当年言语如何,水云宗的根,终究是从长青宗延出的。血脉同源,情谊未绝——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能断得干净的。”

听到这句话,万真君神色一震,似被触动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晌后,她终于缓缓闭上双目,吐出一口浊气。

“……罢了。”

她重新睁眼,神色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威严:“既如此,此事就交由你去办。若玄青道友真愿再接纳我宗,那便是天赐机缘。若不愿——我等也绝不低头于吴家。”

“是,弟子遵命。”

孙不悔拱手,深深一拜。

殿外风起,夜色更深。

远处的金霞山峰被黑云遮掩,只剩一点淡淡的灵光。那光,虽微,却仍在闪烁——正如此刻的水云宗,虽处危局,仍存一线希望。

孙不悔秘密离开宗门,一路潜行北上,足足用了小半月时间,方才抵达曲阳国境。此时天色微霭,远处青华山脉绵延起伏,云雾笼罩,如一道天际之屏,巍峨而神圣。山风夹杂着淡淡灵气拂面而来,带着几分凉意与庄严气息。

他伫立在山脚,抬头望着那座镶嵌在雾霭之间的宗门山门,只见山门巍峨,石柱上刻满古篆,金辉流转,似乎蕴含着莫名的灵韵。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孙不悔心头微微一动,眼底浮现出几分复杂的神色——既有思念,也有惶然。

待他通报身份后,守山弟子略一查验,便恭敬地引他入内。沿途山道蜿蜒,青松林立,云雾翻腾,偶有灵禽盘旋于林间,发出清脆鸣啼。山门内的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吸入胸腔间,顿时让人心神一振,真元运转似也更加顺畅。

一路行来,他见到不少长青宗弟子往来不息,或三两结伴论道,或盘膝静修于灵石旁。虽然大多数修为尚在练气、筑基之境,但气息稳重,神态专注,一派宗门兴盛、灵气充盈之象。孙不悔心中暗暗感叹——数十年未见,长青宗已然大不相同。

不多时,他被领至长青殿外。殿宇巍峨,碧瓦覆顶,殿门前两根青铜柱上流光隐现,灵纹如水。此时负责接待的正是子言。子言在细细询问过孙不悔来意后,神色平和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弟子为其暂时安顿下来。

而子言转身离开长青殿后,脚步不急不缓,径直前往玉莲峰。

玉莲峰云雾缭绕,灵花遍地,山间灵泉潺潺流淌,清音悦耳。峰顶的幽潭边,一处石亭静立,张炀正独自坐于亭中,案几之上香烟袅袅,一壶清茶微微冒着热气,茶香中夹着淡淡灵气波动。

“公子。”子言快步走上前,略一拱手,将孙不悔到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张炀闻言,手中茶盏微顿,目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道:“孙不悔……倒也没想到他还能回来。”

他放下茶盏,目光望向远处山下,仿佛透过层层云雾,看见了那年那个年少稚气却执拗的小家伙。那时,孙乾身死,他临终托孤,将幼子交于自己手中。自己虽将其引荐入长青宗,却因修为未筑基而无法收徒,只得转荐金耀峰峰主文鸯收为弟子。

这些往事,在张炀脑海中缓缓浮现,似一幅泛黄的旧画卷。

“既然人都来了,”他语气平缓,却透着几分深意,“你将其带过来吧。”

子言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