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脑子里的想法多

她让柳娘悄悄制的那些衣衫,如今终于到了用金线之时,万勿出纰漏才好。

姜远却是不知赵欣的心思,回了自己的房中,上官沅芷已经睡下了。

姜远也懒得将大红烛吹灭,脱了衣袍钻进被窝,太黑的环境睡觉他不习惯。

“好冷。”

姜远刚躺上床,上官沅芷便像只八爪鱼一般贴了上来。

此时天又下起雪粒子来,打得瓦片哗哗作响,寒风吹得树木呜呜乱嚎。

夫妻夜话,自不必详言。

翌日,姜远早早起了床,冬天起早确实难受,但没办法,事情一大堆,想偷懒也是不行的。

姜远先叫来胖四,让他安排人手,将三喜的胡女婆娘与娃儿送去楚洲,快过年了总得让人家团圆不是。

随后,姜远领着文益收等人匆匆出了府,路过利哥家时,顺带将他也给叫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行人踩着积雪到了小李庄炼钢坊,却见得万启明与张康夫站在高炉前指指点点。

姜远挥着手喊了一声:“万兄!张大人!”

万启明与张康夫见得姜远来了,连忙奔了过来。

“明渊,你几时回的!我还正担心你呢!”

万启明奔至近前,欢喜的说道。

姜远笑道:“昨日刚回,你怎么这么快来炼钢坊了。”

万启明道:“我出去快一个月,总有些不放心此地。”

张康夫咧嘴一笑:“万大人有什么不放心的,是不放心本官吧。”

万启明讪笑一声:“哪能呢。”

姜远呵呵笑道:“万大人不在的这一个月里,张大人想是累得不轻。”

张康夫一摆手:“哎,侯爷说这种话,都是为了朝廷嘛,什么累不累的。”

“哈哈,那倒是。”

姜远问道:“张大人,现在产钢几何?”

张康夫想也没想便答道:“每日出钢二万斤左右吧。”

姜远眉头一皱:“这么少?当日开炉都不止这个数吧。”

张康夫与万启明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侯爷有所不知,并非是炉子出钢少,实是因为铁矿供应不上。

万大人说,这炉子一旦开动,永不能停炉,本官也是没法子了,只能匀着来。

现在出钢多少不重要,是要保这炉子。”

姜远有些吃惊,张康夫能说出这番话来,他就不只是来打酱油的,而是将整个炼钢工艺都熟记于心了。

看来这货也不是常人,混到哪里,都能用心。

并没有因为远离朝堂中枢,就有所怠慢,这国舅就该他当。

万启明也道:“明渊,铁矿运输全凭马车日夜驮送,路程太远了。”

姜远也有些无奈,最近的铁矿在楚洲,先要走水路到济洲,再经马车驮运到小李庄,路途的确远。

但目前,蒸汽机的构思还在姜远的脑子里。

且,要铺铁路,单靠这日产两万斤的钢,猴年马月才能铺到济洲。

再说了,这些钢是要优先用于制造火枪、火炮与军械的,赵祈佑绝对不会让他拿这些精钢铺路上。

姜远嘀咕了一声:

“他特么的,这蒸汽机还是得造,铺不了铁路,我也另有法子,烧柴烧煤的汽车结构简单,就它了。”

万启明没太听清:“明渊,你说什么?”

姜远摆摆手:“没什么。”

姜远现在也不敢夸下海口,东西弄出来再说。

如果要造烧柴或煤的汽车,核心还是蒸汽机,这个得要组建个专门的队伍才干得了。

姜远一个人,是绝对完不成的。

若是一开动这个研究,姜远估计得日以继夜的在书院闭关。

但现在他哪有那个时间。

姜远想了想,这个活还得扔给赵欣来做,等回去后先找她聊聊,而后也要向格物部的学子,讲解一番蒸汽机的原理。

也算提前预热了。

姜远话锋一转:“对了,钟大夫的伤如何了?好些没有。”

万启明道:“好多了,我让她在我岳父家休养着。”

姜远笑道:“那倒是不错,你岳父家中全是郎中,比你会照顾多了。”

万启明咧了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