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长安军议(二)

就在此时,有侍卫匆匆进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兖州牧刘岱遣使来觐见。"

郭嘉眼珠一转,忽然哈哈一笑,他朝刘昆道:"大将军,这可是天赐良机呀!"

大堂众人初始不解其意,细细一想后,顿时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刘昆也反应了过来,顿时跟着笑了起来。

他朝侍卫说道:"速传刘州牧使者觐见。"

不一会儿,堂外一人匆匆进来了。

他一进来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捧起一卷文书,声泪俱下地高声喊道:"大将军,请速速发兵,救救我家州牧吧!"

刘昆点了点头,吩咐侍卫将文书拿了上来。

一旁的书佐杨修迅速接了过来一看,文书用竹筒密封,火漆还在。

杨修字德祖,是吏部尚书杨彪的嫡长子,如今呆在刘昆身边。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竹筒,从中取出了一封血迹斑斑的文书,轻轻摊开放在了刘昆身前的案桌之上。

刘昆匆匆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长叹了一声,示意杨修读给众人听。

杨修拿起血书,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臣岱惶恐顿首再拜:臣蒙朝廷厚恩,忝居兖州牧之位,统御一方,本当尽忠职守,拱卫社稷..."

"然今日危殆之际,不得不冒死上书,泣血求援!

自三年以来,冀州牧袁绍恃其兵强,勾结陈留太守张邈、泰山郡太守孔融、徐州牧陶谦等辈,背弃朝廷,擅兴兵戈......"

"袁绍自号'大司马',派遣十万大军,犯我兖州。孔融甘为袁绍鹰犬,引兵自泰山南下;陶谦亦遣其将曹豹等,自徐州北上,三路合围,欲置臣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