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

四合院局外人 高夫 1660 字 4个月前

翌日上午,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棂,洒在“国民老太太”静养的小院中。

这位曾为民族解放和教育事业倾注毕生心血的老者,如今已近百岁高龄,岁月在她慈祥的面庞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难掩那份沉淀的智慧与从容。

肖镇和李小云带着精心挑选的滋补品和时令水果,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

承勋的妻子小鱼儿正细心地为老太太擦拭着手臂,见他们进来,忙起身轻声招呼。

老太太的精神尚可,只是气力明显不足。

她看到肖镇和李小云,浑浊的眼睛里瞬间亮起了熟悉的光彩,嘴角努力牵起一个微弱的笑容,枯瘦的手颤巍巍地抬了抬。

李小云立刻上前,温柔地握住她的手,俯身在她耳边柔声道:“老太太,我和肖镇来看您了。您感觉怎么样?胃口好不好?”

老太太的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声响,眼神里流露出欣慰。

小鱼儿在一旁解释道:“爸、妈,奶奶今天精神比昨天好些,早上喝了小半碗燕窝粥呢。就是说话还有点费劲。”

肖镇也走到床边,弯下腰,声音温和而清晰:“老太太,您好好养着,放宽心。承勋和小鱼儿孝顺,我们也都惦记着您。

您可是咱们的‘国宝’,得看着咱们国家越来越好,看着孩子们都出息呢。”

老太太听着,眼眶微微有些湿润,手指在李小云掌心轻轻动了动,仿佛在无声地回应。

肖镇和李小云陪老太太坐了近一个小时,轻声细语地聊着家常,聊着孩子们的情况,聊着南锣鼓巷的老邻居们又添了重孙的喜讯。

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那是岁月沉淀下的亲情与敬意。

直到老太太显出倦意,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告辞,再三叮嘱小鱼儿和护工细心照料。

离开老太太的居所,肖镇看了看时间,对李小云说:“柱子(何雨柱)约了我和大茂中午在他那五荷堂小聚,说是弄了几个新菜,让我去尝尝鲜。你先回家歇着?”

李小云点点头:“行,你去吧,和老朋友好好聊聊。我下午还得去医院一趟。”

她知道,肖镇和许大茂、何雨柱这三位从南锣鼓巷95号一起长大的老邻居,能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五荷堂,何雨柱倾注了很多年心血的私房菜馆,藏在一处闹中取静的胡同深处,这家不是王府井那栋8层楼的旗舰店。

门脸不大,却自有一股雅致的烟火气。肖镇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何雨柱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和许大茂那略带点油滑腔调的笑声。

掀开竹帘进去,一股诱人的饭菜香扑面而来。只见何雨柱穿着他那身标志性的洁白厨师服,正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糟熘鱼片”往包间的八仙桌上放。

许大茂则穿着件时髦的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拿着个小酒壶给桌上的三个白瓷酒杯斟酒,倒的是何雨柱珍藏多年的二锅头泡的滋补药酒。

“哟!肖大领导驾到!就等您了!”许大茂眼尖,立刻放下酒壶,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习惯性地带着几分旧时“捧角儿”的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