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镇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孙子。月光下,肖铭翰的脸庞褪去了婚礼上的意气风发,多了几分沉稳和思考后的坚定。
“想清楚了?”肖镇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想清楚了。”肖铭翰点头,“这次回来,看到曾祖父曾祖母,叔祖父叔祖母,还有那么多家人。
也听爸爸偶尔提起集团的事务越来越庞杂。他……今年已经50岁了。
作为长子,我不能只享受家族带来的光环和便利。
铭京和铭孜才六岁上小学3年级啊。
爸爸需要帮手,神龙国际的未来也需要有人去扛起更多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港城的工作固然稳定体面,但那不是我此刻最该站的位置。
我想回到父亲身边,从基础学起,真正为家族、为企业尽一份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齐润也完全支持我的决定。”
肖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拍了拍孙子的肩膀:“铭翰,你长大了,懂得担当了。
肖家的男人,享受得了富贵尊荣,更要担得起千斤重担。
你能看到父亲的不易,想到家族的未来,这很好。既然想清楚了,那就去做。
记住,进了神龙的门,你就是个新兵,收起你肖家大少爷的光环,脚踏实地,跟你父亲好好学。路还长,担子也会越来越重。”
“我明白,爷爷!谢谢您!”肖铭翰如释重负,眼中充满了斗志。
南锣鼓巷的紧急“救场”
短暂而温馨的家族团聚结束,肖家众人再次奔赴各自的事业版图。
肖镇乘坐五子肖承勋安排的私人飞机返回京城。
飞机降落在京城机场时已是傍晚。
当肖镇的座驾驶入熟悉的南锣鼓巷95号跨院,他刚踏进客厅,就看见两个“不速之客”正焦急地等待——正是国际大导演张导和他的大孙女、2008年京城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之一的肖铭萌。
张导一见肖镇,几乎是“腾”地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得救了”的表情,脱口而出:“大佬!您可算回来了!救场如救火啊!”
旁边的肖铭萌也赶紧上前,带着一丝苦恼和撒娇的语气:“爷爷!您快帮帮我们吧!想法太多了,像一团乱麻,感觉哪个都好,又感觉哪个都差点意思,抓不住那个最核心、最能震撼世界的‘魂’!张导的头发都快薅没了!”
肖镇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小,一个愁容满面,一个眼神热切,不由得失笑。
他刚从渝州家族聚会的温情中抽身,又立刻被拉入关乎国家盛典的宏大命题。
“你们两个啊……”肖镇无奈地摇摇头,指了指自己身上还带着旅途气息的衣服,“就算天大的事,也得容我老头子先喘口气,换身舒服衣裳吧?去阳光房等我,泡上我那罐明前的龙井。”
片刻后,肖镇换上一身舒适的棉麻家居服,走进了宽敞明亮、绿意盎然的阳光房。
张导和肖铭萌已经泡好了茶,眼巴巴地等着他。巨大的设计案板和散落一地的概念草图占据了房间一角。
“说说吧,卡在哪儿了?”肖镇坐下,端起茶杯,气定神闲。
老张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创意团队的构思:如何展现五千年文明,如何体现现代华夏,如何运用最新科技,如何营造独一无二的仪式感……想法确实精彩纷呈,从巨幅卷轴到活字印刷,从丝绸之路到星空梦想,不一而足。
但正如肖铭萌所说,总感觉缺少一个提纲挈领、贯穿始终、又能瞬间引爆全球观众情绪的核心主线。
肖铭萌也在一旁补充,提到技术实现的瓶颈和创意整合的困难,尤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如此多的宏大主题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