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镇踩着结冰的铁梯下到机房,伸手贴住发烫的轴承:“冷却水阀门开小了!”
手电筒光束扫过尾水管,金属表面泛起细密裂纹:“马上做动平衡测试,不然随时可能断裂!”
技术员举着记录本惊叹:“肖工,您连螺丝松紧都能听出来?”
“自己设计制造的,当然要了解这机械脾气的。
你们也别急,慢慢摸透它也能办到的。”肖镇温和的对电厂技术员说道
戈壁滩的寒风能掀翻玻璃屋顶的感觉,航天城会议室却热得冒汗。
专家们为卫星实验设备争得面红耳赤:“必须选用德国阻尼器!”
“国产件成本低三分之二!”肖镇盯着卫星发射震动模拟数据,突然拍案:“在支架加装复合阻尼器,用白云鄂博特殊金属厂的特种合金!”
讨论持续到凌晨四点,窗外戈壁泛起鱼肚白时,方案终于敲定。
他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才发现衬衫早被冷汗浸透。
又半个月后肖镇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到马蓝基地,玻璃房的灯还亮着。
学生们举着凉馒头扑上来:“肖老师,您可算回来了,这些是我们这小一个月的一些疑惑。”
“都坐都坐,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
肖镇给这些问题宝宝们全部解答完近一个多月的问题后同学们才散场离开玻璃房回到他们自己的住处。
这些家伙竟然没有一个人问他们老师饿了没有。
还是秦明这家伙看着人走了,去下了两碗面两人才淅噜呼噜吃了口热乎的。
王大路还在理老余说的那个异常的事,不过老王这次注定会有大收获的。
肖镇洗了澡,冲进自己卧室房间,颤抖着打开保险柜——全家福安然躺在原处,一曲双儿女儿的笑容在电灯下微微发亮。
深夜,他伏案整理二十多页报告,笔尖沙沙划过纸面。
窗外风雪依旧,而在这片被绝密包裹的戈壁下,无数如他般的身影,正用沉默与汗水,浇筑着大国重器的根基。
那些未寄出的家书、未兑现的承诺,终将在某个雪融的清晨,化作归乡路上的第一缕春风。
肖镇这个晚上真的写了个以大烟花爆炸为背景题材的小说,《横空出世》他计划写60万字左右,主要讲述了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两口子都是年轻大学生,突然接到通知奔赴新单位。
因为保密要求他们工作的距离也就隔了三堵墙,可是他们好几年没有通信通话。
直到大烟花成功,他们一个是测试组,一个是仪表组的才在实验现场相逢一笑。
还是因为保密原则,又各自奋斗在自己岗位的故事。
有了键盘和100公斤的工作站电脑,打字还是很快。他估计春暖花开的时候也就差不多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