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电力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肖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动态电力分配算法。
该算法能够根据无人机各个部件的实时运行状态,初步智能地调整电力分配比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部件都能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
在提升电力转换效率方面,他带领团队对电力转换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新型的材料和工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优化,终于使电力转换效率有了显着提高。
而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肖镇则引入了先进的电磁屏蔽技术和自动化故障诊断修复机制,有效增强了电力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随着整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无人机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肖镇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
在一次与团队成员的头脑风暴会议上,肖镇提出了全隐身化 5S 标准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新项目研发计划。
所谓 5S 标准,即 Stealth(隐身)、Sustainability(长航时)、Stability(稳定性)、Striking - ability(打击能力)、Smart - control(智能控制)。
他详细阐述了这个计划的构想:“在未来的战争中,无人机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具有高度隐身性能的大型无人机,它能够长时间在敌方空域巡航。
凭借出色的稳定性精准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并且通过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灵活的操作。”
团队成员们被肖镇的宏伟蓝图所鼓舞,大家纷纷投入到新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中。
他们收集资料、进行理论计算、开展技术调研,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申报书逐渐成型。
肖镇亲自将这份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申报书递交给科工委。
等待的日子里,肖镇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技术,为项目获批后的正式启动做着充分准备。
终于,好消息传来,项目得到了科工委的批准。
这一消息让整个团队都沸腾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他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充满挑战的科研征程。
根据项目安排,团队成员进行了分工。
1、3、5 留在春城理工大学,他们一方面承担起教授学生的任务,将自己在无人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希望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无人机技术人才。
小主,
另一方面,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为学校在无人机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而 2、4、6 则奔赴花卉种植基地,这里将成为他们开展大型隐身长航时无人机研究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