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四刻,编着室里的人越干越有劲:史老儒负责梳理脉络,阿木补墨家器械细节,老石讲医简背后的传说,小周负责抄录。比如写到 “上古医道奠基”,就结合神农鼎残片的传说;写到 “中古融合”,就附墨家脉诊木人的图纸;写到 “近古发展”,就提孙思邈用墨家机关改良的 “针灸铜人”。
小周边写边笑:“以前总觉得医史枯燥,没想到这么有意思!原来咱中医的器械,还有这么多墨家的巧思;养生的法子,藏着道家的智慧。”
阿木拍了拍他的肩膀:“可不是嘛!梳理医史,不是为了念旧,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咱中医的根又深又壮,是靠一代代人、一家家智慧凑起来的 —— 残踪气越想抹黑,咱越要把这脉络理清楚!”
三、午时展陈鉴史显成就:老物新解活医脉
午时的太阳正烈,医史阁的展厅里却挤满了人 —— 有提着菜篮的大娘,有穿长衫的书生,还有被爹娘领着来的小孩,都围着各个展区看新鲜。
近古区的 “孙思邈养生镜” 前,围着最多人。阿草拿着镜子,对着一位脸色发白的大娘照了照,镜面上竟显出几条淡红的经络线:“大娘,您看这红的地方,是气血不通,按镜子上标的‘足三里’‘血海穴’揉,每天揉两次,气色准能好。”
大娘半信半疑地按镜子上的位置揉,没一会儿就说:“哎?还真有点热乎气!这老镜子比我家的铜镜管用多了,还能看病?”
“这是道家的‘气血显影术’,配合墨家的‘镜面机关’做的,” 阿木走过来,指着镜子背面的纹路,“你看这些小凹槽,里面藏着艾草粉,一照人影就发热,气血通不通就显出来了 —— 孙思邈当年就是用这镜子给百姓看诊的。”
中古区的 “华佗五禽戏木人” 前,几个小孩围着看木人耍 “虎戏”,木人的胳膊腿按墨家机关动,嘴里还会发出 “呼 —— 吸 ——” 的提示声。小周蹲在旁边,教小孩跟着木人做动作:“来,跟着木人学虎扑,胳膊要伸直,这样能拉通肩颈的经络,以后写作业不腰酸!”
小孩们学得有模有样,旁边的家长笑着说:“这比让他们在家瞎跑强!还能学中医的养生法子,知道啥叫‘动则生阳’。”
可就在这时,上古区突然传来 “哎呀” 一声 —— 是史老儒,他正摸神农鼎残片,手一碰到残片就缩了回来,指着残片喊:“这片子咋变冷了?还泛绿光!”
众人围过去,只见残片上的铜光暗了下去,竟显出 “神农尝百草是骗局” 的歪字。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不会真是假的吧?不然咋会显这种字?”
老石急了,从布包里掏出块圣火草,擦在残片上:“别信这邪祟的鬼把戏!这残片是真的,俺爷爷说过,神农鼎的铜能驱邪,就是怕有人篡改医史!”
擦完没一会儿,残片又恢复了温润的铜光,歪字也没了。阿木趁机对众人说:“大家看到了,这些老物件是咱中医的根,邪祟想让咱怀疑自己的根,咱偏要信!就像神农尝百草,不是骗局,是无数上古医家以身试药的勇气;墨家帮医家做器械,不是图名,是‘兼爱济世’的心思 —— 这些都是刻在医脉里的,改不了!”
午时四刻,展厅里更热闹了:大娘们围着养生镜问调理方子,书生们抄录医家手札,小孩们跟着木人学五禽戏。史老儒站在上古区,对着神农鼎残片,给人讲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讲得眼里发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咱中医的魂,就是这份救民的心思,从神农到现在,从没变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木望着这一幕,心里挺暖 —— 展陈医史,不是把老物件摆着看,是让它们 “活” 过来,让百姓知道,中医不是老古董,是能帮到自己的真东西。
四、未时研史鉴今谋发展:以古为镜开新途
未时的太阳斜了点,医史阁的研究室里,几个人围在案前,对着编好的《医史》初稿和展陈记录,讨论 “从医史里学啥”。
户部郎中也来了,手里拿着份 “乡村防疫草案”,皱着眉说:“阿木先生,现在乡下防疫难,缺医少药,百姓还不配合,你们研究医史,能不能从古代找些法子?”
阿木翻到《医史》“中古防疫” 那页,指着上面的记录:“您看这儿 —— 东汉闹瘟疫,张仲景让地方官‘设隔离棚,用艾草熏房,教百姓喝麻黄汤’;还有墨家,帮着做‘防疫布巾’,用麻布浸药,让百姓捂口鼻。咱现在能学这法子:在乡下设‘临时医站’(学隔离棚),用墨家复刻的‘艾草熏炉’(方便携带),再教百姓煮‘简易防疫汤’(用常见的生姜、葱白),比硬推新法子管用。”
史老儒补充:“还有近古的‘村医制度’,孙思邈当年在乡下选‘懂医的老农’,教他们简单的诊脉、配药,让他们当村医 —— 现在咱也能这么干,不用非要等专业医徒,先培养‘赤脚村医’,解燃眉之急。”
郎中眼睛一亮,把草案往案上一放:“就按你们说的改!古代的法子接地气,百姓容易接受。”
可就在这时,小周拿着刚整理好的 “医史经验总结” 跑进来,脸都白了:“先生!总结上的字全变了!‘古代防疫有效’改成了‘古代防疫无用’,‘墨家助医’改成了‘墨家害医’!”
众人一看,果然,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全是抹黑医史的话。阿木用辨戾仪一测,纸上泛着幽绿:“残踪气这是想让咱连古代的经验都不敢用!他们怕咱借医史解决现在的问题,断了中医的用武之地!”
老石把圣火草揉成粉,撒在纸上,字迹慢慢恢复原样:“俺就不信邪!古代的法子要是没用,咋能传这么多年?俺爷爷在终南山守墓,遇到山民感冒,就用医简上的‘生姜葱白汤’,一喝就好,这还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