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根与翼

杨进京眼前一亮。这几个年轻人都是他一手培养的"苗子":周小虎原本是村里有名的"刺头",现在管着纺织厂;李强是退伍兵,负责柳编合作社;王娟最年轻,刚从农大毕业就主动要求回滩区,专攻农产品加工。

"端凳子来!"杨进京把面碗往石磨上一放,王素心已经麻利地搬出一摞小板凳,"咱们边吃边聊。"

王娟打开电脑,投影在白色石灰墙上:"这是新设计的枸杞深加工流水线,预计能提高30%的产能。但问题出在冷链运输......"

李强接过话头:"我和县运输公司谈过,他们愿意入股,但要求控股51%。"

"不行。"杨进京斩钉截铁,"滩区的产业必须由滩区人主导。去找信用社老张,就说我说的,用防浪林做抵押贷款。"

周小虎翻开笔记本:"还有个大问题,日本客商要求有机认证,可咱们的种植档案不完整......"

"这个好办。"杨进京眼睛一亮,"王娟,你明天带人去省农科院,找马教授要那套溯源系统。老刘家的地不是最早种枸杞的吗?从他家开始建档。"

讨论越来越热烈,从加工工艺聊到包装设计,从电商销售谈到出口退税。杨进京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拍腿叫好,完全忘了时间流逝。王素心悄悄端来一壶菊花茶和几碟自家腌的咸菜,看着这群年轻人围着丈夫热烈讨论的样子,眼角悄悄湿润了。

月上柳梢时,方案终于敲定。年轻人起身告辞,个个眼睛发亮。王娟临走前突然转身:"杨叔,您放心去地区工作,我们一定把滩区建设得更好!"

杨进京愣了一下,随即会意地笑了:"消息传得真快。"

送走年轻人,王素心给丈夫披上外套:"这些孩子,真能接你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