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您早年的笔记,”林见雪眼中充满了好奇,“里面提到一种会发光的苔藓,还有能指引方向的奇异鸟类,是真的存在吗?还是您为了让笔记更生动的艺术加工?”
莫子砚莞尔:“昆仑山之大,无奇不有。很多现象,科学暂时无法完全解释,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我记录的,都是我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于当地的老牧民。至于这次能不能遇到……就看我们的缘分了。”他话锋一转,“不过,比起那些奇闻异事,我们此行的首要目标,你可别忘了。”
林见雪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郑重地点点头:“我记得,寻找‘昆仑之眼’,解开您老师当年留下的谜团。”她眼中再次燃起坚定的光芒,“教授,我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绝不会掉以轻心。”
莫子砚满意地点点头:“好。格尔木是我们进入昆仑前的最后补给点,好好休整,接下来的路,会比我们想象的更难走。”
小主,
林见雪应了声“是”,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车窗外,格尔木这座戈壁边缘的小城正缓缓向后退去,远处,连绵的昆仑山山脉在天际线上勾勒出雄浑苍劲的轮廓,峰顶隐约可见皑皑白雪,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清冷的光。那就是他们即将踏入的未知之地,充满了神秘,也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教授,”林见雪收回目光,看向莫子砚,“关于‘昆仑之眼’,除了老师留下的那几句隐晦的诗和一张残缺的地图,我们还有其他线索吗?”
莫子砚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沉吟道:“你老师,也就是我的恩师,当年性格孤僻,行事更是天马行空。他留下的线索,向来如此。那几句诗——‘九天之上,瑶池之滨,有眼窥世,藏于昆仑心’——我们研究了多年,结合那张残缺的地图,大致推断‘昆仑之眼’应该位于昆仑山脉东段的某个冰川区域。但具体是哪一处,地图缺失的部分,正是关键。”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不过,恩师当年失踪前,曾给我寄过一封信,信中除了一些日常琐事,最后莫名其妙地提了一句‘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当时我以为只是他随口一提的感慨,现在想来,或许……这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林见雪喃喃重复着,眉头微蹙,“风蚀石,是指那些被风沙侵蚀形成奇特形状的岩石吗?问牧羊人……难道当地的牧羊人知道些什么?”
“很有可能。”莫子砚放下茶杯,“格尔木不仅是补给点,也是我们接触当地牧民,打探消息的好地方。明天,我们去市集逛逛,或许能遇到一些世代居住在此的老人,说不定能从他们口中听到些有用的东西。”
夜色渐浓,越野车驶入一家简陋但干净的旅馆。安排好住宿,林见雪简单洗漱后,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本莫子砚赠予她的,记录着昆仑山各种奇闻异事的笔记,以及那张泛黄的残缺地图。
灯光下,地图上的线条模糊而古老,标注的几个地名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她对照着笔记中关于昆仑山东段冰川的描述,试图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关联。然而,希望渺茫。
“昆仑之眼……到底会是什么呢?”林见雪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心中充满了疑问。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湖泊?还是某种奇特的地质构造?亦或是……像笔记中某些章节描述的那样,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她甩了甩头,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驱逐出去。当务之急,是找到“风蚀石语”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莫子砚和林见雪便出现在格尔木热闹的市集上。市集里人头攒动,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民族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还有许多卖着当地土特产和畜牧产品的摊位。
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目光留意着那些上了年纪的牧民。莫子砚不时用半生不熟的藏语和他们打招呼,询问一些关于昆仑山深处的情况。大多数牧民只是友善地摇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什么“昆仑之眼”,对于“风蚀石语”更是一脸茫然。
眼看日头渐渐升高,两人有些失望地坐在一个卖酸奶的小摊旁。
“教授,难道我们猜错了?”林见雪有些气馁。
莫子砚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喝着碗里的酸奶,目光却投向了不远处一个正在售卖手工石刻的摊位。摊主是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阿妈,正低头专注地打磨着一块石头。
突然,莫子砚眼睛一亮,他站起身,快步走到老阿妈摊位前,指着一块被风沙侵蚀得表面布满孔洞,形状酷似一张人脸的石头,用藏语问道:“阿妈啦,请问您见过这种石头吗?很大很大,上面好像有字的那种?”
老阿妈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莫子砚,又看了看他指的那块小石头,摇了摇头,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石头?很多。大大的,有字的……没见过。”
就在林见雪以为又要失望时,老阿妈旁边一个正在帮忙整理货物的年轻小伙子,约莫二十出头,听到他们的对话,好奇地插话道:“你们说的是‘说话石’吗?”
“说话石?”莫子砚和林见雪同时精神一振,“小伙子,你知道‘说话石’?”
小伙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阿爸说过,在很远很远的雪山那边,有一片很大的风蚀石林,里面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风一吹过,就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好像有人在说话一样。我们都叫它‘说话石’。”
林见雪心中一动:“那‘说话石’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或者,有没有牧羊人在那附近活动?”
小伙子想了想,道:“标记……好像没有。不过,我阿爸说,那块石头在一个很深的峡谷里,只有最勇敢的牧羊人,为了寻找丢失的羊群,才敢偶尔靠近那里。那里的风很大,也很冷。”
“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莫子砚和林见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小伙子,你知道那个峡谷大概在哪个方向吗?”莫子砚急切地问道。
小伙子指了指昆仑山的方向,比划着说:“从这里一直往南,翻过两座大坂,再往西走几天路程,穿过一片黑色的戈壁滩,就能看到那片风蚀石林了。具体的……我也没去过,都是听阿爸说的。”
虽然信息依然模糊,但这无疑是他们目前得到的最有价值的线索!
莫子砚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感谢了小伙子和老阿妈。
“太好了教授!我们有方向了!”回旅馆的路上,林见雪难掩激动之情。
莫子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是啊,有方向了。看来,我们和‘昆仑之眼’的缘分,不浅。”
回到旅馆,他们立刻根据小伙子的描述,结合地图和笔记,大致圈定了一个范围。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一位熟悉那片区域的向导。”莫子砚语气坚定,“而且,装备也要再仔细检查一遍,我们可能要深入到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了。”
昆仑山的神秘面纱,似乎正随着他们的脚步,缓缓拉开了一角。而那隐藏在风雪深处的“昆仑之眼”,以及莫子砚老师失踪的谜团,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林见雪心中的那份坚定与好奇,却愈发强烈。她知道,真正的冒险,从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