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疯狂的发动机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效率却截然不同!

有人的一个小时值20R,有人一分钟值20R,有人一秒钟值20R,创造价值尺度和比较维度显然也不一样。

当天空中的月亮从缓缓隐去身形,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的时候。

时间一分一秒中流逝,眨眼间便已到了早上的9点钟。

从凌晨1:30到早上9点,7个半小时,在华新航天制造部门与工程制图部门的相互协作下,这台总零件从7000多个缩减到1178个零件的新型液氧甲烷发动机便组装成型了!

关键它还是一款极致系统集成与一体化的液氧甲烷机。

这是一种工程管理上的奇迹。

也是一种工程调度上的奇迹。

如果是一般管理团队加一般的工程调度,如此多且密集的技术论证,实验论证,设计工程,优化工程,材料选择,材料改性,材料测试,等等的工作量,要把这么多新型材料拼凑在一起,还要研发这么一款堪称不可能的发动机,并且要让它们实现协同工作,这难度堪称绝望!

打底要25年起步,大概率都搞不定!

可能项目到最后就烂尾了。

但如果是北青藤来的精英管理团队加北青藤的精英工程调度,配合上足够的资金/人才/技术/政治资源,打这么一场硬仗,起码也要10年!

但消耗的资源绝对超乎想象!

而且还不能保证55%以上的成功率。

华新航天的零部件匹配,远程安装实时指导,井然有序的配合,都离不开佳宇时时刻刻用摄像头盯着他们的行为,矫正他们的行为,适时发现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适合岗位!

这才有可能实现这么高效的调度。

这款新型的甲烷机能做到从最开始的骨架如同堆积木般,一层层往上叠加零件,组成一个整体: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计算并验证各种材料的性能。

而这类科学计算不需要很高的实时数据同步性能,因此佳宇在19号拿到新型材料库的当天,就利用在全球的几亿台家用电脑肉鸡和移动端肉鸡进行了分布式计算,统筹了仿真数据。

完全分析了这些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后再对这些材料的核心用途做了个大致区域划分。

佳宇紧随其后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不断分派任务给网络拓扑图上的节点,再由这些节点逐一向下发布任务。

每个节点负责的任务还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