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御座之上。
“其一,对战败国之惩戒,必须严厉!此乃昭示天威,告慰百万英烈在天之灵之必须,亦为帝国及联盟争取最大安全空间之必然!割地、赔款、限制军备、惩办战犯、清算罪责,一项不可少!德、美之工业潜力,尤其是战争潜力,必须予以根本性削弱、严格监管!此乃底线,不容置疑!”他语气斩钉截铁,为争论定下了基调。
“其二,”他话锋微转,目光变得深邃,“然,朕非欲制造人间地狱,亦非欲行竭泽而渔之事。处置之最终目的,在于消除威胁,奠定长久和平之基,而非播撒仇恨之种。具体尺度如何把握,内阁与大都督府,需会同外交部、锦衣卫,仔细斟酌,根据各国罪责大小、抵抗程度、现存价值,拿出详尽的、分级的处置方案草案。既要达到惩戒削弱之目的,亦要避免使其民生彻底崩溃,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与治理泥潭,或为未来埋下更剧烈冲突之祸根。这个度,需要精准拿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三,联盟内部之协调,至关重要。帝国之主导地位,不容挑战,帝国之核心利益,必须优先保障。然,适当考虑主要盟友之合理关切,有利于维护联盟之团结与长远稳固,减少帝国直接治理之负担。具体战败国本土之安排及殖民地、势力范围之划分,可于即将召开之全球和会上,由帝国主导,与各盟国协商确定。原则是,帝国之核心利益与安全需求,必须得到首要、充分之保障!任何有损帝国根本利益之方案,帝国拥有一票否决之权!”
他目光最后落在太子柏继明身上,语气深沉:“太子。”
柏继明立刻整肃衣冠,快步出列,躬身行礼:“儿臣在。”
“战后处置,千头万绪,关乎帝国百年之运,更关乎天下苍生之福祗。你需多听,多看,多思,少言。协助文相、襄王,参与处置方案之研讨与制定。仁心不可无,需体恤战败国民众之苦,虑及长远;而帝王之决断,维护帝国利益之刚毅,亦不可缺。其中分寸,你当细细体会,躬身实践。”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必殚精竭虑,不负圣望!”柏继明肃然应答,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份嘱托背后那沉甸甸的重量,这不仅是学习理政,更是对他心性与能力的锤炼与考验。
朝会散去,众臣怀着复杂的心情退出启元殿。柏凌云却并未立即起身,他独坐御座之上,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窗棂,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光洁的地面上。案头,摆放着那厚厚的、墨迹未干的阵亡将士名册初步汇编,旁边则是铺开的、已被各色标注覆盖的世界地图。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名册那冰冷而粗糙的封面,仿佛能感受到那百万忠魂的温度与重量。
战争的胜利,是用最宝贵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如何让这牺牲变得有意义,如何在这片被战火灼烧过的废墟之上,建立一个符合帝国长远利益、又能维持相对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新秩序,是比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