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在一阵剧烈的眩晕中睁开眼时,正跪在一片潮湿的苔藓上。
眼前是嵩山少室山的悬崖峭壁,身后传来松涛阵阵,而身前丈许处,一位赤足僧人正面壁而坐,袈裟在山风中微微拂动,如同一尊凝固的石像。
“来者何人?”
声音不高,却像山涧清泉落在青石上,瞬间洗去青林脑中的混沌。
他这才惊觉自己身上还穿着二十一世纪的冲锋衣,与周遭的古意格格不入。
僧人缓缓转过身,眉眼间沟壑纵横,却藏着孩童般清澈的光。
“弟子青林,自千年后来此。”青林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意识到眼前这人,或许就是传说中达摩祖师。
僧人微微一笑,指了指身旁的石块:“坐。世间本无先后,何来千年之别?”
青林依言坐下,崖边的风带着草木气息,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
他望着僧人那双仿佛能洞穿时空的眼睛,忽然不知该从何问起。
壁观九年,观的是什么
“师父面壁九年,究竟在观什么?”青林终于开口,这个问题在他心中盘桓了许久。
僧人望向远处的云海,缓缓道:“观心。世人总以为向外求道,却不知心是一切的根源。我面壁时,并非看山看石,而是看那起心动念处。”
“可心是无形的,怎么观?”青林追问,他想起自己总被各种念头裹挟,从未真正看清过自己的内心。
“你看这山,”僧人指向远处的峰峦,“它立在这里,风来不动,雨来不摇。心亦如此,本是澄明如镜,只因被尘埃覆盖,才变得浑浊。面壁,就是让自己静下来,直到能照见本心。”
青林默然,他想起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每个人都在追逐外物,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反观内心。他掏出手机想记录,却发现屏幕早已黑屏,在这片天地间,现代科技失去了意义。
“你手中之物,是用来做什么的?”僧人好奇地看着手机。
“这叫手机,能让人跨越千里交流,能储存海量知识。”青林解释道。
“那它能储存此刻的风声吗?能让你与自己交流吗?”僧人反问。
青林一怔,是啊,手机能连接世界,却隔绝了人与当下的连接。他想起自己总在刷手机时感到空虚,原来问题不在于手机,而在于自己失去了观照内心的能力。
何为禅,何为难
“弟子常听人说禅,却不知禅究竟是什么?”青林问道,他接触过许多关于禅的解释,却始终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