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拿起地上的一根草:“这就是禅。”
“草?”青林不解。
“它不长在别处,只长在这里;不多一寸,不少一分;春生秋枯,顺其自然。禅就是这般,在当下,在眼前,在日用起居中。”僧人将草放下,“世人把禅说得玄之又玄,其实它最简单,就像你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
青林若有所思:“可我总觉得生活很难,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处处是烦恼。”
“难的不是生活,是你对生活的执着。”僧人轻轻摇头,“你看崖上的松树,它会为风雪发愁吗?它只是扎根、生长,顺应自然。人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想要的太多,放不下的太多。”
青林想起自己为了升职熬夜加班,为了房贷焦头烂额,为了别人的评价辗转反侧。这些烦恼,不正是因为执着于外在的东西吗?
“那该如何放下?”
“不是刻意去放下,而是看清。看清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虚妄的。就像你走路时,遇到石头会绕开,而不是抱着石头前行。”僧人说,“难与不难,全在一念之间。”
关于生死,关于永恒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青林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想起一个终极问题:“师父,人死后,究竟去往何处?”
僧人指着落日:“它明天还会升起吗?”
“会。”
“花谢了,明年还会开吗?”
“会。”
“那你说,落日是消失了,还是换了一种形态?”僧人目光深邃,“生死就像昼夜交替,本是自然规律。人之所以恐惧死亡,是因为执着于‘我’的存在。其实,‘我’就像这水流,每一刻都在变化,从未有过固定的形态。”
青林想起现代科学说的能量守恒,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转化形态。或许,生死也是一种转化?
“那有永恒的东西吗?”
“有。”僧人肯定地说,“变化本身就是永恒。你看这山,看似不变,其实每时每刻都在风化;你看这云,聚散无常,却从未离开天空。所谓永恒,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顺应变化中的那个本源。”
青林望着僧人,忽然明白为何千百年来,人们会追寻达摩的智慧。他谈论的不是玄奥的理论,而是最朴素的生命真相。
四、关于修行,关于生活
夜幕降临,星子渐次亮起。青林感到一丝寒意,僧人将自己的袈裟披在他身上,带着淡淡的草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