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金殿争锋 镜鉴人心

此物光华璀璨,澄澈无瑕,正正配得上娘娘您的绝世容光,相得益彰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奴婢还听闻,此等通灵宝物,不仅能照形,更能鉴心,乃是大大的祥瑞之兆呢!”

他巧妙地将“祥瑞”与郑贵妃联系起来,既奉承了贵妃,也为后续可能的发难埋下了伏笔——若镜子出事,便是“祥瑞”有假,或“鉴”出了不吉之心。

皇帝闻言,龙颜更是大悦,哈哈大笑,竟亲自伸出手,引着郑贵妃从那珠帘后袅袅娜娜地走了出来道:“爱妃快来!与朕一同观赏这仙界奇景!

此等宝物,正当与爱妃共赏!”

他这番举动,无疑是在向满朝文武彰显他对郑贵妃的殊宠。

郑贵妃娇羞无限,依偎在皇帝身侧,美目流盼,在那清晰的镜面与身边年轻的皇帝之间流转,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就在这帝妃二人沉浸在玻璃镜带来的震撼与喜悦中,殿内气氛看似一片祥和之际,那名抬着镜框左侧的灰衣小太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慌乱,脚下似乎被袍角或是故意设置的微小障碍绊了一下,一个极其逼真的趔趄,手猛地一滑!

沉重的镜身顿时向着皇帝和郑贵妃所站的方向倾斜过去!

“啊——!”

“护驾!”

殿内瞬间响起一片惊恐的尖叫和怒吼!雷猛的手瞬间按上了腰刀刀柄,眼中凶光毕露,脚步微动。

王太监的嘴角则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阴冷的得逞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镜子轰然碎裂、帝妃受惊、奕帆获罪的场景。

千钧一发之际!

一直如同青松般静立在侧、看似只是随从的奕帆,仿佛早已与这大殿的气机融为一体,在那小太监脚步微乱的瞬间就已洞察先机!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青衫闪动,奕帆的身影已如鬼魅般跨前两大步,左手稳如泰山地托住倾斜镜框的关键受力点,右手看似随意地在镜背某个不起眼的雕花处巧妙一按!

一股精纯柔和的九阳真气瞬间透入,抵消了那失控的力道。

同时,他口中清越的声音响彻大殿:“陛下!娘娘!小心!”

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快得超乎想象,又精准得妙到毫巅,仿佛只是恰好上前扶稳了宝物,丝毫没有惊驾的突兀感。

那面巨大的玻璃镜在他一托一按之下,不仅稳稳停住,甚至连一丝令人心颤的晃动都未曾发生,依旧光洁如初,清晰地映照着帝妃二人惊魂未定却又带着一丝茫然的脸庞。

那名“失手”的小太监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面如死灰,瘫软在地,浑身抖如筛糠。

皇帝和郑贵妃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脸色一白,尤其是郑贵妃,更是花容失色,玉手紧紧抓住了皇帝的龙袍袖角。

但见镜子安然无恙,又被奕帆及时护住,两人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稍稍落下,惊魂稍定。

“狗奴才!怎么回事!”

万历皇帝勃然大怒,脸上因兴奋而生的潮红瞬间被怒气取代,他猛地转头,目光如刀般射向那瘫软的小太监,帝王的威严展露无遗。

青年天子的脾气,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奕帆却在此刻抢先开口,他并未看那小太监,而是对着皇帝躬身,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道:“陛下息怒!请暂息雷霆之怒。”

他顿了顿,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道:“想必是这位公公,初次得见如此通灵仙界之宝,心中震撼,敬畏交加,加之殿内金砖光滑如镜,一时心神恍惚,脚下失稳。

此乃人之常情。

幸得陛下真龙天威,洪福齐天,贵妃娘娘凤仪庇佑,祥瑞随身,方能遇难成祥,宝物无恙,实乃国朝之幸,万民之福!”

他这一番话,语速平缓,却字字珠玑。

先是给了那小太监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心神恍惚,脚下失稳),避免了立刻深究可能牵扯出的背后阴谋;

随即话锋一转,将所有的功劳和吉兆都归于皇帝和贵妃的“天威”与“祥瑞”,极大地迎合了万历的虚荣心和郑贵妃的受宠心理,听得万历皇帝脸上的怒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受用表情。

就连惊魂未定的郑贵妃,也因这“凤仪庇佑”的说法,苍白的脸色恢复了几分红润,看向奕帆的眼神多了几分好感。

郑贵妃轻轻拍了拍高耸的胸脯,倚着皇帝,带着几分后怕几分娇嗔道:“皇上,可吓死臣妾了……这奴才,真是毛手毛脚的……”

王太监见状,心知“意外”碎裂的计划已然彻底失败,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立刻换上一副忧心忡忡、忠心为主的嘴脸,尖声道:“皇上,娘娘,万金之体受惊了!都是这该死的奴才!”

他立刻转身,对殿外厉喝:“还不快把这没用的废物拖下去,重打八十廷杖!惊了圣驾和娘娘,罪该万死!”

他这命令下得又快又狠,显然是打着立刻灭口,死无对证的主意。

立刻有两名如狼似虎的太监上前,将那名已经吓傻、连求饶都发不出声音的小太监粗暴地拖了下去,结局可想而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王太监并不死心,他转回身,又对皇帝和贵妃躬身,脸上堆满了关切,细声细气地道:“皇上,娘娘,虽然虚惊一场,宝物外观也无恙,但……奴婢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啊。”

他指着那面巨大的玻璃镜,道:“奴婢听闻,这等通灵琉璃之物,最是玄妙,有时外力震荡,表面看不出,内里却已生了暗伤、隐裂,平时不显,但乃不祥之兆啊!

若是留在宫中,恐……恐于龙体凤安有碍……”

他开始实施第二套,也是更为恶毒的计划——构陷镜子“内伤不祥”,利用帝王对自身安全和“天命”的敏感心理,从根本上否定这件宝物。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顿时又变得微妙和紧张起来。

一些原本就对奕帆或此事抱有疑虑或敌意的官员,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首辅申时行微微蹙眉,兵部尚书石星面无表情,而几位御史则是目光闪烁,似乎已经在酝酿弹劾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