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北地风霜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639 字 12天前

贾诩则缓缓道:“刘表坐守荆州,其性多疑,无进取之心,但需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持司空书信前往安抚,陈说利害,使其不敢妄动。江东孙权,根基未稳,其志在稳固内部,短时间内亦无力北顾。司空可暂放宽心。”

陈暮一边飞速记录,一边在心中咀嚼着这些谋略。他意识到,拿下邺城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河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平衡军事征服与政治安抚,考验着曹操集团更深层的智慧。

最终,曹操综合各方意见,定下策略: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大力安抚河北士民,选拔贤能治理地方;派遣夏侯渊、张辽等将率部清剿冀州境内残余抵抗力量,并追击袁尚;同时,遣使联络幽州公孙康,施加压力,促其归附;对乌桓,则暂取守势,严密监视。

战略虽定,执行的难度却超乎想象。陈暮很快便投入到繁杂的事务之中。他不仅要处理来自许都和新占区的往来文书,协调粮草军械的调配,更肩负着甄别、监控河北降臣、清理袁氏残余势力的重任。

袁氏经营河北多年,树大根深,虽遭重创,但潜藏的势力依旧盘根错节。每日,都有大量关于地方豪强阴蓄私兵、袁氏旧部暗中串联、乃至一些表面归顺的官员首鼠两端的情报,汇集到陈暮的案头。

这日,他收到一份密报,称原袁绍麾下谋士沮授之子沮鹄,秘密联络了一批对袁氏怀有旧情的门客故吏,隐匿在邺城附近的山中,似乎有所图谋。同时,另一份来自幽州方向的密报显示,逃亡的袁熙正在积极联络乌桓首领蹋顿,并试图争取公孙康的支持。

陈暮立刻警觉起来。他意识到,沮鹄等人的活动,可能与袁熙的外部策应有关。他当即下令,加强对沮鹄一伙的监视,摸清其人员构成、藏匿地点和具体计划,同时将幽州的情报急报曹操,提醒其对北面边境保持高度警惕。

处理这些事务时,陈暮必须异常小心。许多河北降臣,如张合、高览,如今已是同僚,过度猜忌会寒了人心;但若放任不管,则可能酿成大祸。他需要在忠诚与猜疑、宽容与警惕之间,找到那条微妙的平衡线。这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耗费心神。

小主,

为了尽快稳定河北,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大力招揽河北名士,量才录用。这一日,行辕内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宴饮,受邀者除了曹营核心,还有几位在河北素有清望、新近表示归附的名士,如崔琰、陈琳等。

崔琰相貌俊伟,声如洪钟,言谈间不卑不亢,对河北局势的分析颇有见地,深得曹操赞赏。而陈琳,这位曾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将曹操及其祖先骂得狗血淋头的才子,此刻坐在席间,神色难免有些尴尬。

酒至半酣,曹操忽然举杯,笑着对陈琳道:“孔璋(陈琳字)昔日为袁本初作檄,历数吾罪,文采斐然,可为何只檄文传天下,却未能助袁本初取胜呢?”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琳。这话看似玩笑,实则尖锐,既点破了过往的恩怨,也暗含试探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