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荆北余烬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369 字 12天前

抚恤伤亡是第一要务。阵亡将士的名单被仔细核对,抚恤金和粮秣尽快发放到家属手中,尽管物资紧缺,陈暮仍下令优先保障。伤兵得到更有效的救治,从周边城镇征调的医者陆续抵达,药材的供应也逐渐跟上。

城墙的修复工程全面展开。数万民夫和士卒一起,日夜不停地搬运石料、夯筑土方、加固城防。那段曾经险些被突破的豁口,被重点加固,内外都用砖石重新砌垒,变得比周围墙体更加厚实。

内政方面,王粲展现出了出色的统筹能力。他重新登记户口,安抚流民,组织恢复生产。对于那些在守城期间表现出色的吏员和士族,陈暮不吝赏赐和提拔,而对于少数在战时试图投机或散布恐慌者,则予以严厉惩处,进一步树立了权威和秩序。

军事上,文聘与张辽迅速磨合。文聘熟悉水情地利,张辽带来北方骑兵战术和严格的训练方法。残存的水军与张辽的骑兵、步卒开始进行协同演练,虽然战力恢复非一日之功,但一支新的、更具韧性的防御力量正在形成。

陈暮每日奔波于城防工地、军营和郡守府之间,事无巨细,亲自过问。他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效率似乎就会提高几分。那方黑色的砥石,依旧安静地躺在他的袖中,见证着他在废墟之上的重建,见证着他如何将战败后的混乱,一点点重新梳理成有序的坚韧。

这一日,陈暮与张辽一同巡视汉水防线。看着江面上文聘指挥水军操练,以及岸边张辽骑兵扬起的尘土,张辽不禁感慨:“明远兄,月前此地尚是人间地狱,如今竟已恢复几分气象。兄之能,辽深为叹服。”

陈暮望着奔流的汉水,轻轻摇头:“根基未固,强敌环伺,岂敢懈怠?周瑜虽退,其志未消。而真正的隐患,或许并非来自东南。”

张辽目光一凝:“兄是指……刘备?”

就在陈暮与张辽全力稳固荆北的同时,南郡的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周瑜与陈暮在襄阳城下血战之时,驻扎在樊城一带的刘备,并未如周瑜所期望的那样北上夹击襄阳,也未曾全力南下争夺江陵。他就像一个耐心的猎手,静静地潜伏在侧,观察着鹬蚌相争。

襄阳攻防战的惨烈结果,显然也出乎了刘备的预料。他没想到陈暮如此坚韧,更没想到周瑜竟真的未能攻克襄阳。

军师诸葛亮轻摇羽扇,对刘备道:“主公,周瑜北进受挫,锐气已失。其与曹军对峙于荆山汉水,短期内难有作为。此乃天赐良机于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眉头微蹙:“孔明之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