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装改扮的邓材,历经艰险,终于通过贿赂边军小校,见到了驻守在槐里的马超。
此时的马超,年方三十,正值壮年,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一身银甲白袍,英气逼人,然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桀骜不驯与隐隐的焦虑。其父马腾与兄弟马休、马铁皆在许都为质,名为封官,实同软禁,此事一直是他心头大忌。
密室内,邓材取出陈暮亲笔信与部分金饼,言辞恳切而又极具煽动性:“马将军,曹贼赤壁新败,精锐尽丧,此乃天赐良机!其人对西凉,向来猜忌,欲除之而后快。今将军父子兄弟分离,岂非前车之鉴?若不及早图之,恐韩遂故事重演!”
马超本就对曹操不满,又担忧父亲安危,闻言脸色变幻,一把夺过书信,快速浏览。信中,陈暮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外强中干,北疆不稳,荆州愿与西凉遥相呼应,并提供钱粮支持,共抗曹贼。
“陈暮?区区荆州牧,有何能耐,敢言抗曹?”马超将信拍在桌上,语气虽傲,眼神却死死盯着邓材。
邓材不卑不亢:“我家主公虽偏安荆州,然带甲十余万,粮草丰足,更有长江天险。曹贼南征,必先虑荆州。若将军能起兵于西凉,则曹贼首尾难顾,何愁大事不成?届时,救回马老将军,称霸西凉,乃至问鼎中原,亦非不可能!此乃千金难买之良机,将军岂可错过?”
小主,
马超沉吟不语,心中天人交战。起兵,风险巨大,若失败,则家族尽灭;不起兵,则永远受制于曹操,父亲兄弟生死难料……
就在这时,门外心腹来报,称许都有消息传来,曹操似有调马腾离开许都,前往邺城的迹象,且加强了对其府邸的监视。
这个消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马超猛地站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凶光:“曹阿瞒!欺人太甚!”他看向邓材,“回去告诉陈牧州,他的好意,我马孟起领了!钱粮尽快送来!待我联络韩遂叔父与西凉诸将,共举义旗,讨伐国贼!”
一场席卷关中的巨大风暴,在马超的怒吼中,拉开了序幕。
曹操嘉奖的诏书和赵云被移往邺城的消息,几乎同时送达襄阳。
镇南将军府内,陈暮看着那封辞藻华丽的诏书,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曹操这是想稳住我,专心去对付北面的麻烦了。”
王粲道:“看来明远之计已初见成效,曹操被迫暂缓了对荆州的逼迫。只是,赵云被移往邺城,看守必然更严,营救难度更大了。”
“无妨。”陈暮平静道,“只要他还活着,就是有价值的。移往邺城,或许……机会反而更多。”他心中已有新的计较,邺城并非曹操绝对掌控的核心,河北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或许能找到可利用的缝隙。
更让陈暮在意的是夏侯尚军报中提及的“吕贡请示”以及他下令的“内部秘密调动”。这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吕贡这条毒蛇,果然一直潜伏在侧,随时可能咬人一口。
“是时候了。”陈暮眼中寒光一闪,“季珪,我们掌握的证据,足够了吗?”
崔琰肃然点头:“足够了。吕贡与其心腹密会、与宛城秘密通信的记录,人证物证俱在。”